第252章 231 納禮 問名 挑撥(1 / 3)

今日隻是六禮中的第一禮,吳夫人帶著人將禮物放了一院子,這裏麵大多數的禮物都是有說道的,各自有著吉祥的含義,陳家這邊說的是自家的嫡長孫,自然準備的隻多不少,無有疏漏,鄭氏在旁邊看著,心裏的擔憂也略減,看了一眼諸老夫人,老夫人眉頭仍然微微皺著,不知在想些什麼。

下人將東西放下,一起對著老夫人與鄭氏行禮便站到了一旁,吳夫人將袖中紅絹遞上給諸老夫人,笑著念道“今有少年,求娶貴女,敢問親人,可有應否?”

老夫人心中不舍,也仍然點了點頭,回道“可。”

然後身旁的另一個婦人將手中的紅箋遞上去給吳夫人,原本老夫人身邊做事的應該是嬤嬤,但是她一輩子沒成過親,生怕自己命不好,對諸念婚事有什麼不好,和老夫人主動請了辭,她看著老夫人為大小姐操勞,心裏最是盼著諸念好的,一點可能的影響也不敢有。

吳夫人雙手接過紅箋,並不打開看,隻將手中另一個紅箋遞給了諸老夫人,老夫人接過之後,吳夫人念道“名生換,測相合。”

話音落下之後,男方家中帶來的仆從侍衛便一起唱道“緣分和,緣分和···”

這便是個祝願的意思了,互相換過了庚帖,婚事就成了大半,一般來說,除非兩人命運極其相克,不然不會因為八字的原因悔婚。

吳夫人將紅箋仔細收好,給老夫人行了個禮,道“老太君,我這邊將庚帖帶回去了,先給您家道喜了。”

將諸老夫人麵有擔憂之色,吳夫人心裏想想,也能理解,誰家的姑娘要出嫁的時候家裏不擔心呢,她自己也是有女兒的人,想道這裏,便低聲寬慰了老夫人兩句“陳家大公子確實是難得的好人才,您啊,就放心吧。”她說話也頗風趣,不然陳家夫人也不會托她來做媒人,笑道“我是見過陳家大公子一麵的,他從那院子裏一走,滿花園的小姑娘都忍不住回頭看他呢。”

這話說的諸老夫人更擔心了,諸念是個死心眼的孩子,從小也不會爭鬥,不然也不會對著二房的兩個庶女都多有忍讓,若是那陳紹鈞真的如此受人歡迎,那諸念···

她看了一眼鄭氏,鄭氏拉著吳夫人低聲詢問了兩句,吳夫人道“我那話還沒說完呢,陳大公子眼睛都不亂看一下的。”

又說了幾句話,吳夫人惦記著要先把庚帖送回去,陳家那邊還在等著呢。

這門婚事乃是陳紹鈞提出,得到了陳首輔的肯定,然後陳紹鈞的母親托人來提的親事,也就是說,婚事其實是越過陳夫人就定下的,陳夫人身為母親,其實對這門婚事不見得多肯定,畢竟她也耳聞過諸念的命硬。

但是陳首輔都點了頭,陳夫人不敢也不能說自己不同意吧,隻是心裏到底有些不痛快和擔憂,今日問名之後,回去便要卜算年庚八字,以確定兩人是否相合,陳夫人在這上麵廢了不少的心思,甚至還找來了欽天監的官員,生怕諸念對自己兒子有什麼妨克。

而且她也暗自希望兩人的八字不和,這件婚事不成,為什麼呢,陳夫人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她出身嶺南林家,也是貴族之家,家裏年齡合適的女孩不少,之前陳夫人就想把自己侄女說給兒子,結果前幾年陳紹鈞代替祖父父親扶靈柩回鄉,將這事耽誤了。

但是為了能嫁給陳家的嫡長孫,那邊這位陳夫人看好的侄女也一直沒相看別人,就這樣等了三年,眼看著陳紹鈞回來了,陳夫人正準備和自己夫君商量這件事,沒想到老爺子橫插一手。

陳夫人麵上不說,還笑盈盈的各種準備,其實心裏也不高興,她身為母親,在兒子的婚事上卻說不上話,而且自己娘家侄女,已經耽誤了三年的青春,這可怎麼和自己兄長說呢。

是以,陳夫人著急著要看庚帖呢。

畢竟諸念的身份背景都是沒得挑剔的,她出生諸家,祖父乃是諸老元帥,父親是當年為國捐軀的英雄,本人的風評也不錯,都是姑娘溫柔大方,沒有母親教導算一點瑕疵,但是人家是在祖母身邊長大的,有諸老夫人帶著,孩子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