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很是鬱悶(3 / 3)

李文龍知道,這圈子中的酒場最離不開的就是段子。

也許有人會問,圈子是決定國計民生的聖地,官員是國家的棟梁之才,精英人員,何以這些“黃色段子”、“政治笑話”會在圈子廣為傳播 呢?

這是從正麵考慮問題,而圈子中的事,常常不能從正麵理解,因為講真話是圈子大忌。人一旦當了官,首先是要給下級樹立一種神秘感、威嚴感,而講真話就會破壞這種形象。好多當官的人認為,一旦自己被別人看透,就完蛋了。在圈子,既是同僚,又是敵人,說句好聽的叫競爭對手,一講真話,就等於把自己露給對手,自已在明處,別人在暗處,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段子”是笑話,不是真的。絕不會犯圈子大忌,而且“段子”一般都是在酒桌上流傳,東北大軍閥張學良他爸有句名言:我喝酒時說的話一律不算。這話在今天的圈子中同樣有效,退一步就算惹了誰,大家都這麼傳,我也是聽說而已。

“段子”又絕對真實,從表現形式上,說者常指名道姓,隻要不說同級的事就行,比如說,大家如果都是廳級領導,說段子的人,就會把段 子裏的主人公安在某一個具體的縣委書記的頭上,處級幹部段子裏的人物,常常會是省級、中央級領導。從內容上,段子揭示的常是飲食男女和貪汙腐敗的規律,屬於文學創作裏的藝術真實,這也是段子能夠流傳的原因。

另外,講段子還能展示才華。據我所知,但凡作官,萬事大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工作有人幹,困難有人頂。張張嘴、動動筆,寫點“ 同意”、“不同意”“知道了”這類的指示,有民謠為證:工資基本不花,工作基本不幹,老婆基本不用。

但我們承認,很多領導同誌,還是很有才華的。不然為什麼會成為我們的領導呢?有才華自然要展露的,所謂山高遮不住太陽,金子放哪兒都閃光。

說“段子”是最好的顯示才華的機會,要想說好“段子”非具備“說、學、逗、唱”的基本功不可,說得好的,不次於牛群馮鞏之流,每一個圈子,都有一兩個公認的“段子大家”所到之處,引起轟動,一大群人圍著問今天說什麼段子,再看大師,笑而不答,左右,讓人心急火燎。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講好“段子”的,盡管所有的人都有講段子的欲望,同樣一個段子,不同人講,不同效果,高手講起,不動聲色,別人已 爬到飯桌底下去了,好不容易爬起來,連連告饒,再講我就笑差氣了;庸者講段子,自己哈哈大笑,別人問他什麼,經他再三解釋,別人才尷尬地陪笑幾聲。

而且這段子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聯絡感情,促進友誼,圈子總得有點事幹,官員總是要說話的,而且如果當官的願意,天天有 飯局,大小官員飯桌不見舞廳見,賓館不見桑拿見,段子一講,其樂融融。講段子有這麼多好處,而且絕不僅僅這麼多,所以,不流行才怪 。

“好,好,大家歡迎”聽李文龍這麼一說,龍鳴率先帶頭鼓掌,這樣的場合,他一個市委書記站出來帶頭調節氣氛實在是不合適,他不站出來,他下麵的那些人更不敢,看看省紀委那邊的人,一個個就跟當兵的似的,正襟危坐,板著一副臉孔不苟言笑,指望著他們能調節氣氛,還不如指望著豬能過來跳一段迪斯科,眼下李文龍能站出來,確實解了龍鳴的燃眉之急,而且在龍鳴看來,李文龍來充當這個角色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首先,李文龍雖然是陽江市的幹部,但是今天晚上並不在陽江市之列,而且他也不是省紀委的人,這就等於,如果他說的話有什麼差錯,既影響不到陽江市,也影響不到省紀委,關鍵中的關鍵,李文龍是謝強口中的小友,即便是李文龍讓別人下不來台了,還有謝強給他兜著,所以說,無論李文龍怎麼樣,最終的最終,倒黴的或許隻有他自己,跟在座的其他人都沒有任何的關係。

所以,大家都是饒有興趣但是又都帶著同情的眼神看著李文龍,他們想看看,這個愣頭青到底能整出什麼段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