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好如此啊,我們實在經不起他的折騰了,自打他桐宮問世,我大唐就從未太平過,這災人禍,三兩頭的出現,什麼烏雲蓋日啦,什麼群星隕落啦,什麼大火漫啦,什麼瘟疫橫行啦,什麼連年幹旱,可把我們給折騰慘了!”
“嗬嗬,還不止呢,聽過那西街的賭坊二、賣黃瓜的大郎、還有那書生明不?”
“呃,他們?他們也被李扶搖禍禍過?”
“哈哈,賭坊二賭博輸了,賣了媳婦給了那屠夫王麻子;賣黃瓜的大郎,媳婦被隔壁老王偷走了;那書生明連年科舉失敗,情人跟有錢人跑了!”
“噗,咳咳,這些屎盆子,你也往李扶搖身上潑啊!”
“哈哈,誰讓他不給咱們活路,讓我們倒黴催地遇上這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呢!”
鑒於鼎沸的爭論,李扶搖如常給出自己的理解:“姚貴妃曾寫過一首秋律詩,詩中表達對後宮爾虞我詐的厭倦,出於拯救之義,我這才忍著下怒罵,將其迎娶至桐宮,給予她真正瀟灑快樂的生活,這不正是聖人所倡導的真善美麼?!”
“臥槽,真特麼不要臉啊!”
“是啊,道理都被你了,我們還能什麼?”
“這種人,就應該千刀萬剮啊!”
仰良久,怨婦長歎,罵歸罵,鑒於男人間的默契,海內外同此一心,如往年一樣,默默地掀起了一股狂潮,堅決不允許自家妻妾再出半點詩詞之句!
到底,他們還是怕李扶搖惦記上自家的娘子啊!
同一時間,儒生如潮,將“桐宮”二字,徹底拉向人類書麵文明的陰暗麵,永不複用!
……
“號外號外!”
“災星李扶搖已去東海求仙,拯救仙女,預計三年而返!”
“號外號外!”
“事件確認屬實,預計十年而返!”
“號外號外!”
“時間確認有誤,預計終生不返!”
清晨,從皇宮傳來道消息,一條比一條離譜,在長安大街上迅速流傳。
千言萬語一句話……李扶搖這貨,真特麼走了!!!
於是,門戶大開,街市鼎沸,男人們雄赳赳氣昂昂,敲鑼打鼓,鳴炮過年;女人們則攜自家三五閨女,在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中,扭起秧歌,盡情的搖擺!
接連幾日,長安的人們徹夜狂歡,舉同慶,那些飽受桐宮折磨的人心肝都在顫抖:“蒼有眼啊,這該死的災星,總算是能消停一段時間了!”
有好事者,不知喂給驛站的馬匹吃了什麼?就連這群畜生也激情澎湃,掀起滾滾黃土,將這則消息快速傳至帝國各州各縣。
那啥,不是有句話怎麼來著?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
半年後,李扶搖乘坐“桐宮號”船艦,眼看就要抵達一座霞光漫,霧靄纏繞的仙山。
仙山上,隱隱有光影飄過,好似人形,他也顧不得真,指著仙山,雙目赤紅,手舞足蹈。
“仙女,一定是仙女,真是佑我皇啊,本王桐宮納仙的願望就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