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敏之將耳朵都翹起來,想要聽聽武則天的近況。但是楊氏夫人卻沉默了。
“唉!”長長的一口歎息之後,楊氏夫人的臉色又沉了下來。本來精神矍鑠的目光瞬間變得渾濁了很多。
“還能如何啊,太宗皇帝走了之後,你二妹就去了那感業寺中。青燈古佛的,想來日子也是清苦。我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見到過她啦。”
“二妹速來活潑好動,如今這年紀輕輕地就去了那感業寺。”武順也說不下去了,及時收住了嘴,同樣是一臉的哀傷。
楊氏雙手合十,默默地叨念了一句:“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唉!所幸,這佛門之地雖是青燈古佛,日子難過。但也總比那皇宮大內,讓人過得舒心。”無奈之中,楊氏也隻能這樣寬慰自己。雖然楊氏夫人一生篤信佛教,但是對於自己女兒年紀輕輕既做了寡婦又做了尼姑,她心中滿是悲傷。卻也沒有任何的辦法,這是皇家規定,這是禮法規定。為帝皇守孝,為夫君守節。
“聽說皇上每年都要祭靈,那個時候感業寺也是可以入內的是吧?”武順好像想去看看自己的妹妹,所以問了這麼一句話。
楊氏搖了搖頭:“是可以入內,可是要麼是後宮內眷,要麼是朝中重臣。以我們。。。”抬起頭來朝著外邊方向望了望,然後默默的又將目光收回來:“也就不要想了。”
“唉!”武順也長歎一口氣:“苦了我那妹妹了。不知三妹如今如何?”
“啊,你三妹還好,郭家待她也很是不錯。不過你那妹夫外放為官,也很多年沒有回來過啦。”
聽到這裏,剩下的賀蘭敏之也就不再關心了。現在能知道的,今年正是永徽元年,也就是高宗李治登基的第一個正式的年號。此時自己的姨,也就是武則天還在感業寺中過著清苦孤寂的日子。
外祖母和母親還在為她感到擔憂和悲痛。但是她們哪裏知道,早在千古一帝唐太宗病入膏肓之際,她們的女兒、妹妹就已經成功的通過特殊的手段,與那時還沒繼位的太子,如今的皇帝陛下,李治。有過一段魚和水的歡快感情了。
幹柴碰到烈火,武順口中所提到的感業寺祭靈的那天,就將會是武則天重新涅槃的序曲、
同樣也證明了,對於自己,還有的是時間。
明年,也就是永徽二年武則天才會正式入宮。六年後,她才會擊敗王皇後和蕭淑妃登臨後位。那個時候,才是自己,或者是整個武氏家族正式走上大唐政壇的時候。
“咚,咚,咚”
腳步聲音在武順和楊氏夫人的談話聲音中並沒有被掩蓋,反而很是清楚。像來人特意將腳步放重,顯得自己很是莊重一樣。
正蹲在門口玩兒的賀蘭敏月聽到腳步聲顯得有點害怕,急急忙忙的邁著小短腿兒笨拙的朝著賀蘭敏之跑過來。
賀蘭敏之趕緊跑上前一兩步,抱住她。五歲的孩子走路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跑起來依舊看上去有些步履蹣跚,讓大人覺得很是害怕。可不敢讓自己可愛的妹妹摔上一跤。
看著賀蘭敏之跑上來抱住自己,敏月顯得很是開心。用肉肉的小手捏了捏賀蘭敏之,然後親了親。單純地她看到哥哥總是捏著自己的臉蛋兒,所以以為這就是喜歡的表達方式。也就笨笨的捏了捏哥哥的臉蛋兒。
楊氏剛剛好看到這一幕,然後下意識的露出微笑:“敏之這個孩子,這麼小就知道保護妹妹,真好。”
即使是在自己的母親麵前,對於自己的兒子武順還是不免得有些得意和驕傲。
“之兒這孩子,從小就乖巧的很,對他阿爺,我,月兒都很好。如今才八歲,已經能夠粗通詩書了。對了,說起這個,他在路上還寫了一首長短句,叫天淨沙。待會兒用過晚宴之後,女兒拿給阿娘看看。”
“哦?那我到要好好看看了。我們家還要出個小神童呢。要是讀書讀的好啊,哪天我去拜訪拜訪你舅舅,之兒是可以去太學進習課程的。”慈愛的看著賀蘭敏之。雖然僅僅見麵還不足一個時辰,但是對於自己的這個外孫子,楊氏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早在沒見麵的時候,就在武順的信中知道了這個小子。如果是常人看來,或許是膽大包天,肆意妄為。但是楊氏夫人可不是一般人,從他膽敢冷靜舉刀砍向自己的二叔的時候,楊氏就知道,眼前的這個不足八歲的幼童很成熟,也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