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眾人結局(1 / 2)

至於當年武則天立後的成敗,想來也不用多說些什麼,既然今日賀蘭敏之還能夠安然的坐在馬車之上,自然是毫無懸念。作為一個穿越者,不得不說,賀蘭敏之揮動著小翅膀確實是引起了不小的蝴蝶效應。

最大的一個變數恐怕就是長孫無忌了,一直到了最後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場鬥爭中長孫無忌竟然沒有拿出他應該有的實力來,甚至從一開始的時候他就在後退,一步一步的後退。

開始是他那麼堅定的支持皇後絲毫都不動搖,後來他的態度也絲毫都沒有改變,然而在朝中的明眼人就沒一個看不出來的,當朝太尉並沒有出盡全力保皇後,甚至對於平日裏關係最好的褚遂良,他都沒有保住,或者說根本就沒有用力氣去保。

賀蘭敏之不知道原因,但是這場鬥爭卻也同樣不是很容易。褚遂良,韓瑗,來濟,山東士族一個接一個的起來。尤其是褚遂良,當場指著李治的鼻子罵了一次又一次,若不是最後被人抓住他自身的把柄,還真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從他買轎子的那一天開始,賀蘭敏之就緊緊的盯著他。對於他侵占民田,公然斂財,為家族圖謀勢力這些事情看得是一清二楚。有些事情褚遂良做的很隱蔽,有些事情卻做的相當大膽。總之這些所有的東西整理好,最後由禦史的手中呈上去,在朝中他就一敗塗地了。

李治當天勃然大怒,對於褚遂良一再貶謫,致他死都沒有消氣。

而褚遂良一走,長孫無忌又不出全力,憑著韓瑗來濟肯定是幹不過李治的,再加上從幕後走出來的李績那一句陛下家事,何需過問他人。宣告著皇後一黨徹底土崩瓦解。皇後王氏,淑妃蕭氏,均未得到好下場。借著皇後謀害安定公主的名義,李治一舉拔出了盤踞在李氏龍興之地數百年的太原王家。還有山東士族之中比較強盛的蘭陵蕭家。震懾的山東士族三緘其口,在朝中一句話都不敢多說了。

而長孫無忌的隱退,使關隴士族一下子也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但是已經消沉了十數年的弘農楊家因為在最後關頭堅定不移的站在了武則天的身後,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楊思訓取代許敬宗成了新一任的禮部尚書,楊家氣勢一時無兩。

就在顯慶四年,也就是去年的時候。許敬宗誣陷長孫無忌,韓瑗,來濟,和已故的褚遂良,以及朝中重大臣謀反案成功。

在當今聖上的舅舅,先皇後的兄長,先帝依賴一生的重臣,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長孫無忌最後一次入宮和李治談了一夜之後。第二天,李治親自下旨,三省簽署意見。長孫無忌,韓瑗,來濟貶謫出京。幾月之後,長孫無忌自縊而死宣告著李治的完全勝利。

同時也宣告著李世民時代的完全終結。從輔助李世民的第一天起,長孫無忌一生如他所言縱橫捭闔,沒有絲毫遺憾。已經做到了人臣的巔峰之位,享受了這個世界上應該享受的所有的東西。到了李治時代,從他把持朝政的第一天起,就應該會料到有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