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暮光號上的疑雲(1 / 2)

當我坐在黑海岸駛往塞拉摩的商船上欣賞海景,已是傍晚時分了。商船在黑海岸碼頭裝載完貨物後,並沒有稍作停留,而是立即揚帆回航。我暗自慶幸自己選擇乘坐了這艘航行快速的貨船,這樣一來我就能在明天中午抵達塞拉摩了。

商船上除了我以外,還搭乘了近一百位多乘客,我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是手持各類武器的冒險者。其實,普通貨船一般除了會載滿需要交易的貨物外,還會搭載一部分冒險者,並向其收取乘坐船費來賺取些外快。由於是順帶乘客,所以收費相對於其他專供乘客出行的客船來說要便宜、劃算的多,而且有了貨物交易時間的限定,這類貨船的行駛速度往往比一般的船隻要快的多,所以一直是冒險者們的首選。

這艘名為“暮光號”的貨船可比起之前我在米奈希爾港所坐的小帆船“金鯊號”,不知要強了多少。船體總長度約六十尺,寬十八尺,船高越二十尺左右,吃水量約可達到1-2萬噸,不僅能抵擋狂風暴雨的襲擊,還可抗擊任何航海途中遇到的突發危險。整個船體是由鬆質木拚接而成,由船底、兩舷、首端、尾端和甲板組成水密空心結構。船底有單底和雙底結構,由船底外板(包括平板龍骨)、內底板和內底邊板(雙層底結構的船有)、縱向骨架、橫向骨架等構件組成。船底骨架有橫骨架式和縱骨架式兩種。橫骨架式結構由肋板(橫向構件)、中桁材(位於船底縱向中心線處的縱桁,又稱中內龍骨)、旁桁材(位於船底縱向中心線兩側的縱桁,又稱旁內龍骨)等構件組成;縱骨架式結構減少肋板數,但增加船底縱骨。兩舷由水密的舷側外板和加強它的骨架(肋骨和舷側縱桁、縱骨等)組成。為了加強船體首尾結構,在首端有首柱,在尾端設尾柱。船體內部設若幹道艙壁,形成不同用途的艙室。船的首部和尾部設有防撞艙壁,分別形成首尖艙、尾尖艙,以保安全。雙層的木質甲板及配備完善的設備可使暮光號能搭乘200位船員和旅客,及1噸左右的貨品進行運輸。船體的強度須能承受船上的載荷和外界水壓力,以及風浪中所產生的彎曲和扭轉等應力。

“暮光號”商船上載滿的是從黑海岸采購的大型挖掘設備,聽哈爾威頓說,這是準備交易給庫爾提拉斯海軍,用來勘挖在塞拉摩周邊沉沒船隻遺骸的。

哈爾威諾頓是這艘“暮光號”的船長,我仔細的觀察過他的樣貌,他的整個下臉上長滿了絡腮胡子;體格魁梧、彪悍,我甚至懷疑他在當船長前是不是一位經與格鬥的戰士。不過,說到這裏我不得順便提一下,不僅是哈爾威船長,“暮光號”貨船上所以的水手們的體型都非常健碩,並不像其他船舶上的那些由於經常航行大洋之中,因得壞血病而體質瘦弱的船員一樣;由於經常在浩瀚的無盡之海裏航行,哈爾威船長的一隻眼睛已被太陽活活曬瞎,一副獨眼龍的裝備不禁讓我想到了《彼得潘》一書中的虎克船長。(在浩瀚的大洋裏航行,首先必須要解決導航定向的問題,否則會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為了不在海洋中迷失方向,經驗豐富的船長會利用頭頂上的太陽、星象位置來辨別方向,或使用更為簡潔的海上強國庫爾提拉斯所發明的測量器。那是一根短杆垂直縛在長約36英寸、附有角度比例尺的長直杆上,短杆可在長杆上前後移動。短杆上下兩端各穿一孔。船長會先選定一顆不動的星,隨即把長杆按前伸方向放在眼前,從其一端觀察,一麵調整移動短杆的位置,直到可從其下麵孔中看到地平線,而同時從上麵孔中看到北極星為止。然後,記下短杆在長杆標尺上的位置。這樣就可算出所觀察星體的高度,以及船所在位置的緯度。為此,船長們的眼睛會常年經受到強光的照射,而活生生地被曬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