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難民和亂戰】第三更(2 / 2)

各國難民倒是對這種安排沒有什麼排斥心理,華國的原有區域,無疑是最安全的,對於剛剛從戰亂中逃出來的難民而言,再沒有比安全環境更重要的了,絕大多數人都高高興興坐上了政府安排的客車和客船,而不肯配合的家夥則會被嚴格審查,拒不服從安排的難民,將會被直接遣返會原籍,由不得他們不同意。

華國政府規定,凡進入華國的難民,必須到原有華國領域內生活居住,以免增加新增領區域的混亂,使得各大城市剛剛繼續下降的人口再次回升,多出來的全是外國人,幸好明瀾星發達的生物技術也應用到了農業上,要不然生產出來的糧食還真不夠吃。

因眾多難民湧入華國原區域,為了盡快擺脫難民身份,改善自己的生活,對學習漢語的渴求極為強烈,以至於政府和教育部不得不下令,裁撤各大院校已經沒什麼用處的外語係,所有外語係學生隻要達到一定標準,全部都去做漢語教師,教授這些難民盡快掌握漢語,以至於出現了一幕奇景,各大院校新開辦的漢語學員,每天都有許多一身泥點子,剛剛從工地下班的外國難民,用勞作換來的工資來學習漢語。

外國難民湧入華國原有疆域,而華國人卻大量外遷,使得原有疆域內的城市變得更加複雜起來,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幸好如今的政府效率大為提高,雖說時不時的會鬧出一些不和諧事件,但總算是沒有超出政府的控製範圍。

從難民中搜羅到的大量人才,再加上米國解體時,超過一半的各領域人才都投靠了華國,使得華國的科研實力突飛猛進,對明瀾星科技的吸收和轉化,更是遠遠超出原來的預計,轉化出來的生產力,又極大改善了新領土的各項設施和條件,讓這些領土上的原居民,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對華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已經達到了與華國人差不多的程度,這也讓始終吊著一顆心的華國政府上下鬆了一口氣。

隨著形勢的不斷發展,世界上的戰亂地區不斷擴大,使得很多原本沒有加入戰爭的國家,也在難民衝擊和其他眾多因素的影響下,陷入了戰亂之中,整個地球除了華國及其盟國,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一片亂戰中。

這次世界大戰與前兩次不同,沒有形成兩大集團相互攻擊的情況,而是亂戰一團,各國呼籲華國進行調停和組建聯合國的呼聲此起彼伏,隻是華國現在卻對組建聯合國不感興趣了,要是讓各國有了商量的平台和場合,實在是不符合華國的利益啊!

當然,做做樣子還是很有必要的,結果調停了幾次,各國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始終無法達成協議,而且參加會議的參戰國領袖,每次都會有很多無法抽身前來,所以幾次調停都是無疾而終,華國也就懶得再進行調停了,再有國家提出類似要求,也都以此為借口推脫。

戰亂使得各國工業企業大多都變成了一片廢墟,生產能力日漸萎縮,漸漸地各國政府就連本國軍隊的基本需求也無法滿足了,不得不向華國購買,使得華國成了標準的世界工廠,每天都有巨額物資運往世界各國,再將世界各國的財富運回華國,發達的工業和製造業不僅沒有受到大戰影響,反而變得越發強大起來。

世界各國領導人不是沒有看透華國的戰略意圖,隻是到了這時候,他們就算看透也是身不由己了,強者想利用這個機會滅掉弱者,弱者又沒有與強者平等對話的資格,那就隻能接著打下去。

如今的武器裝備,殺傷力比二戰時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一架戰機就能重創一座小城市,更別說是裝載大威力常規彈頭的導彈了,所以這次大戰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造成的傷亡,卻遠遠超過二戰最激烈的時期,平民的傷亡尤其嚴重。

若非路之遙在大戰開始前,收繳了各國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仗達到這樣的地步,恐怕早就已經是世界末日了,但話又說回來,若是沒有收繳各國的核武器,世界各國相互忌憚之下,還真是亂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