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就怕認錯了人,到時候落個失望而歸!”黃小三諷刺道。
他的話音剛落,我就試著摟著我的手臂一緊,頓時勒得我一咬牙,骨頭都要斷了,愣是沒敢吭聲,心中暗罵,這霸道的壞男人!
靈隱自信地一笑,開始了他的故事。
在故事之前有必要多介紹一下陰間的知識。
陰間又稱陰司、陰府,或幽都、冥界等。指人死以後居住的世界。中國文化存在普遍的陰陽理論,現世的人間為陽間,死後的地方為陰間。
陰間由閻羅王(十殿閻王的總稱)掌管。人死後都要到陰間去報道,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含笑九泉)生前作惡者,會受懲罰,下地獄。
閻羅王手下有十八大臣,這十八大臣又各率領百萬之眾共同治地獄罪人。
十八臣便是十八層地獄之小王,百萬之眾即地獄的眾多獄卒。
而這位焰王,名義上也屬於閻羅王手下一員大臣,但他的名字不在十八大臣之內。
他是不死火焰的化身,陰間的一切光明都來自於他,他對陰間的貢獻巨大,被敬為陰司的光明之神。閻羅王特封他為臣,並另設了一層特殊的地獄,也就火焰地獄,由焰王率領百萬之眾來掌管,這裏專門關押地府內部的叛徒和一些難以馴服的惡鬼、怪獸。
所以說焰王的地位不低於其他十八位大臣,就連閻羅王對他也是敬重有加。
靈隱開始了他的故事:
那天,從地府裏逃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叛徒,這個叛徒名叫無足陰蟾。
他本是鎮守十八層地獄的神獸,可他根本不滿呆在地府做一名無名小卒。
一直野心勃勃的他私下勾結那些不軌之人,暗中操作,竟篡改了生死簿,並將一批地獄捉拿多年的要犯給銷了名冊,讓那些惡徒們得以逍遙法外,這讓閻羅王大怒。
要說這無足陰蟾隻所以會如此不甘心呆在地獄,且做出那麼多荒唐的事來,究其原因,都是因為他那顆充滿仇恨和不滿的心在作怪。
他最仇恨的人竟是他自己的父親和九個兄弟!
說起這無足陰蟾的身世,很少有人知道。
但大家都知道:龍生九子,個個不同。
龍的長子叫(音畢希),它的長像鱉形龜貌,氣力大,好負重。所以,它充當了人間石碑座子。很多人把墳墓裏碑座誤認為是鱉和龜,實際上都不對,它是龍的長子。
龍的二子叫螭吻。它喜歡挺而走險,愛在高空作業,魯班就把它作為建築物上的俏柱,立於屋頂。
龍的三子名叫蒲牟,它整天喜鳴愛吼。傳說它的喊聲可傳十裏以外。寺廟的和尚在鑄鍾時,把它鑄在鍾扭上,作為裝飾品。
龍的四子叫狴犴。生來麵貌威嚴,人人見了都害怕,衙門管法律的長官,就派它做了監獄門上龍頭門環,震懾囚犯。後來有權有勢的人,把它也用在自己家的大門獅子門環上。
龍的五子叫饕餮(音陶鐵)嘴饞身懶,愛吃愛喝。民間就把它派用在各種烹飪鼎器上,如大銅茶壺。各種酒皿實物上。
龍的六子叫蚣蝮。它愛喜波弄水,常年累月在河水中玩耍。民間建橋工匠就把它作為橋上的橋標。
龍的七子叫睚眥(音崖自),嗜殺成癖。好像一天不殺生,它就活不下去,民間很厭惡它,後被衙門一名劊子手發現,就把它裝飾在殺人的“鬼頭刀”環上。它總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龍的八子叫狻猊(音宣宜),它好煙火,閑下無事,到處煽風點火,弄得民間烏煙瘴氣。後被廟院裏一位和尚發現,分配它作香爐上的裝飾品,從此它才安居樂業。
龍的九子叫椒圖。它喜歡給人當警衛。民間不論誰家出了事,它整天整夜在人家大門口“站崗放哨”。後來民間就把它派用在大門上的龍頭“門環”。
而事實上龍有十個兒子,那第十個兒子就是這無足陰蟾!
可是他的父親對外從來不提這個兒子,也從來不重視他,以至於幾乎沒人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就因為他長得實在太醜,丟龍族的臉麵。
這無足陰蟾顧名思義,沒有腿腳,身體像圓球一般,五官全在這球體上,簡直奇醜無比。(你可以想象,一隻蟾蜍被切了四隻腿腳,肚子被打足了氣,像個賴賴哢哢的皮球一樣,那是一副怎樣的慘象?)
龍的那九個兒子雖也都長得奇形怪狀,不咋好看,可好歹人家長得還算威武,不丟龍族的顏麵。
這無足陰蟾就成了棄嬰,被丟在地獄當隻看門狗,久而久之就被所有人遺忘。
無足陰蟾受不了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早就懷恨在心,發誓要改變這一切!
他這人不但詭計多段,善於誘惑人心,而且他還有一樣可怕的技能,那就是吞並其他靈魂,並且以此得到別人的功力,來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