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參賽者都死死的盯著那柄劍,也都皺起了眉頭,包括喬鍾也是如此。
不是因為這物品有多麼難鑒定,而正是恰恰相反,這件物品鑒定真偽相當容易,可以說隻要是個對古物稍有研究的人都不會出錯,隻是在解說的時候才可以有著高下之分罷了。
但大賽進行到這個地步,拿出來的東西鑒定起來應該正如主持人所說非常困難才對,怎麼著也不會比先前的一些物品容易,難道這是一種假象,實際上是考驗心理素質?這次鑒定本身就是十分簡單?
觀眾席也發出了一陣噓聲,他們也不理解為什麼拿出這件東西來鑒定。
主持人則是輕輕一笑,緩緩說道:“大家都可以向你的對手提問,而每個人都有權利對其他人的發言予以肯定或否定。每個人都隻能向不同的對手提出一個問題,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者減分,反之加分,以此來決定此次大賽的名次。”
這個規則很簡單,在場有五名參賽者,那麼每人都可以提問五次,然後回答五次,看各人的成績來決定最後的名次。不得不說這種規則之下的確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因為你的對手一定會想方設法的讓你失敗。
當然,所有的問題不得偏離主題。
規則中還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如果你的對手提出了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你回答不出,你同樣可以向他提出相同的問題。那麼考究的就是心理素質了,看你能否猜到對手提出的這個問題他自己是否真的明白,這個是關鍵。
太偏太難的問題甚至可以左右結局,關鍵在於你究竟對這件鑒定物品能了解多少,總之,真正有實力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不過這些對洪楊來說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三號可是智能電腦,資料相當齊全,如果連三號都不知道,洪楊很難相信提問的人會知道。
場上場下都顯得很緊張,因為這極有可能是本次鑒定大賽最後的一次鑒定了,從而產生出冠軍,也不由得大家不重視,所以這片空間顯得非常安靜,安靜得過份,也平添了緊張的氛圍。
參賽者們都是緊皺著眉頭,紛紛在心中計較著一些什麼,準備著等下給自己的對手們迎頭痛擊。
主持人的聲音打破了這層安靜,隻聽他輕輕一笑,說道:“不用那麼緊張,這第一個問題由我先問。”
大家一愣,不知道主持人想要問什麼問題。
“這把劍是金龍劍,這個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我想問的是,這是真品還是贗品。”
第一個問題看起來很好回答,因為所有人都不會相信這把劍是真品,認為這隻是一種心理考驗。
金龍劍是遼代開國皇帝遼太宗的隨身佩劍,而這把劍是由曆史上最為出名,同樣也是被神話了的一位冶金大師的得意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一劍,傳說中這把劍斬山分河,降魔除妖,幾乎無所不能。
這隻是傳說,不過被稱為天下第一劍,怎麼著也有著不凡之處,當然也有可能僅僅隻是因為它的主人和它的製造者才會得到如此稱號。
然而之所以讓人不相信它是真品,是因為在遼太宗晚年將這把劍賜於他的兒子之時,金龍劍就沒有緣由的損毀了。傳說中是因為金龍劍一生隻認遼太宗,不接受握於其他人之手,遼太宗將它賜人的舉動使它絕望,所以自毀以明誌。
但實際上據史料記載,是因為遼太宗明知自己年月無多,又不願這把金龍劍落於他人之手,便主動將之毀掉了,所謂賜於其子這種事情純屬子虛烏有,遼太宗是一個十分自私的人,即使是對待自己的兒子。
史料上的事情自然是可信的,所以這把劍根本就早已不存於世,又何來真品的說法?
場上的參賽者都在猜想著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是否是刻意的考驗,然而時間卻是不容許他們多想,在主持人點名之後,一位參賽者稍稍觀察了一下金龍劍,便堅定的回答道:“贗品。”
“贗品。”
“贗品。”
包括任飛翔在內,三位參賽者毫無例外的說是贗品,而這樣的回答也讓場中所有人都認為是理所應當。
但是接下來洪楊的回答卻是讓大家有些哭笑不得,因為他回答的是“真品”。
全場嘩然,除了吃驚之外,大多都是帶著嘲諷的意思,都認為這小子恐怕是因為知道自己拿不到名次,所以特意搞點另類引起大家的注意,加深印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