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領悟達摩蓮花印(1 / 2)

珠光院,就是達摩寺有名的開光場所,是一座大殿。而據洪楊所知,珠光院古時並不叫珠光院,而是叫禪宣殿,是專門頌經禮佛的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的和尚都不會頌經了,所以改成珠光院。

開光,對於遊客們來說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楊寶寶就是如此,看她那興奮的樣子就不難想像。而達摩寺的開光牽扯上了達摩老祖的光環,自然也被轟傳成為和別的地方開光有所不同,達摩寺開光後的物器似乎真有某種法力一般。

所以這珠光院的生意此時看來非常火暴。生意這個詞用在這樣具有曆史文化氣息的遺跡上似乎並不太協調,但這卻是事實,生意就是生意,很直白的商業模式。

洪楊先前對開光的期待有了一些降底,因為他實在不喜歡這樣的氛圍,如果說寺院中真有佛祖顯靈,佛祖恐怕一看到這景象也會立時逃之夭夭吧。

不過當洪楊踏進珠光院的那一刻,他卻不再抱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他感覺到懷中的舍利子似乎有了某種感應。

這種感應非常微妙,如果不注意也難以發現,這讓洪楊心中大為驚訝,不知道這珠光院中究竟有什麼東西會使得舍利子產生這樣的異常狀態。

“是佛氣。”三號如此說道。

“佛氣?”洪楊有些不解,如果說到佛氣這種東西,這座千年古寺應該到處都有才對,為何直到來到此處才會有所感應?

“正如你先前所想,這裏變成了一個商業交易大廳,來往的人群也不會像古時一樣心懷敬意誠心禮佛,隻不過是單純的遊覽罷了。既然無心向佛,那麼自然無法讓佛氣昌盛,再加上人們內心所散發出來的銅臭熏陶,即使以往再有佛氣的靈地,也難免會受到浸蝕,久而久之,這裏的佛氣也消失怠盡。”

聽著三號的話,洪楊不免心生感慨,不過這本是現代社會的形式,哪裏都是一樣。生為一名生活在這片世界的人,洪楊也早已適應,自然不會去責怪什麼。如果是他來經營這座古寺,隻怕也會如此做,因為不如此,生活就難以為繼。大環境不同,生存方式自然也要跟著改變,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那這座珠光院為何又有了佛氣?”洪楊問道。

“不知道,沒有資料。”三號道。

洪楊撇了撇嘴道:“猜一猜,你別告訴我你到現在都還沒有學會猜。”

三號發出一聲笑聲,道:“不是沒學會,我早就學會了,隻是不適應而已,我習慣了以資料說話。既然你說要猜,那我便猜吧,這裏應該是隱藏著某種陣法,所以給這一帶灌輸了一些佛氣,不過佛氣並不強烈,很淡,想來是這座陣法也快要耗盡它的能量了。”

洪楊點了點頭,這個說法倒是比較靠譜,隻是那陣法在哪裏呢?

洪楊三人進入珠光院,這裏人不少,還要排著老長的隊伍。當然開光不是一個個的開,而是一批批的開,所以就算隊伍很長,洪楊他們也隻需要再等待一批罷了。

珠光院很大,猶如一座禮堂一般,此時一眾和尚都坐在殿內,嘴裏也不知道在念著什麼。而在殿內的盡頭處,則有一尊十分高大的佛像。這佛像慈眉善目,看起來顯得十分的和藹,穿著一身破舊的袈裟,猶如遊方僧人的模樣。

洪楊知道這座佛像叫禪智佛,是達摩老祖的弟子,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位。據說當年遊曆整個世界,以已之苦痛解除芸芸眾生的苦難,此人在D國人們心中的形象和Z國的觀音倒是有些相似。

禪智佛的這尊佛像似乎有些年代了,上麵雖然經過了修葺,但仍然可見濃厚的曆史痕跡,有一種古老的氣息撲麵而來。

而在禪智佛的身下,則有著一方石台,此時石台上擺放著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珠寶首飾,想來就是遊客們拿來開光的玩藝了。

洪楊的目光隻在那石台上瞥了一眼,便又轉到禪智佛的佛像身上,而且停留在他的手部。禪智佛的手勢十分怪異,看起來似乎是某種禪訣,但洪楊一眼就看出來,那是達摩蓮花印的手印。

修行達摩蓮花印的洪楊,自然會被這手印所吸引,以至於他現在的眼中隻剩下這一式手印,對周遭的事物充耳不聞,甚至江俊看到他在發呆,推了他兩下他也沒有絲毫理會。

舍利子的感應不是來自於別處,正是來自於這禪智佛的佛像,而在洪楊看來,這感應所指向的地方,就是那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