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元帥,海國公,監國(3 / 3)

馬士英,候旬眾人,趕忙是急急跟上來。

緊接著,史可法、錢謙益、黃澍等人也是迅速跟上來。

用最華美的辭藻,用最真切的語氣,讚美徐長青,讚美華夏,讚美整個漢家!

徐長青卻並沒有任何漂浮之感,反而是無比的清醒,他不理會別人,就是盯著徐弘基。

徐弘基不由的便是汗如雨下,又豈能不明白徐長青的歹毒心思?

可此時,他哪還有什麼選擇?

片刻,他長嘯一聲,打斷眾人的馬屁,高呼道:“蒼生有幸,蒼生有幸啊,老夫在此,肯請朝廷,重開五軍都督府,重設元帥,重設監國,以海城侯爺為核心,為我華夏,再造盛世哇……”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眾人誰又是傻子,紛紛拚了命的磕著頭表態。

看著一眾大佬眾誌成城,仿若徐長青不同意,他們就要集體上吊自殺的模樣,徐長青的嘴角邊,終於是止不住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本來想用一種稍顯血腥的方式,把這事情定下來呢,可現在,似乎是省了!

不過,這種不見血的戰爭,往往比見血還要更可怕數倍!

徐長青不理會眾人,不由昂首看向這正堂高大的房頂,喃喃道:“前路漫漫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啊!”

……

次日,徐長青和模範軍的恢弘戰功,便是風一般在南京城與整個江南蔓延開來。

一時間,民心鼓舞,歡聲雷動。

本來昨晚已經慶祝過的人群,忍不住的再次走上街頭,慶祝這數十年的陰影得以解決,天下終於又恢複肅靜,是我漢家之天下。

而與此同時,以魏國公徐弘基為首,內閣首輔史可法,次輔馬士英等諸多勳貴大佬,同時向朝廷提議,要求重開五軍都督府,彙聚天下軍權於‘元帥’之身,並且,保舉徐長青為‘海國公’,監大明天下之大業!

這瞬時引發出了巨大的波動。

無論是民間還是皇室,都是止不住的翻滾躁動。

雖然沒有什麼流血事件,一股龐大的風勢卻是已經在整個江南擴散開來。

大家都是相信,唯有徐長青,也隻有徐長青,才能帶著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

隨後數天時間,諸多大佬都是秘密出入皇城,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聊的是什麼,但是,幾天之後,天家方麵,終於是鬆了口。

在得到這個既定事實之後,消息飛速通傳天下,天下百姓無不是歡欣鼓舞,慶祝徐長青的封爵與榮耀。

不過就算氣氛爆炸,徐長青卻並沒有著急,他親自坐鎮南京幾個月,將各項事務都平息的差不多了,這才是把封賞提上了日程。

大明弘光五年二月初九,黃道吉日。

在曆經了近三百載風霜的南京皇城之中,徐長青正式被弘光帝朱慈烺冊封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元帥,海國公,監理整個大明王朝的大業。

朱慈烺本身,則是正式隱居幕後。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徹底將早已經造起勢來的大風浪,推到了至高點!

緊接著,高麗,安南,島國,包括藏區在內的諸多使臣,紛紛趕往南京,請求得到大明元帥、監國徐長青的冊封。

而隨著這些使臣抵達南京,也有越來越多的白毛番鬼來到了南京。

他們雖是不請求徐長青的冊封,卻是給南京的百姓們帶來了諸多的新鮮物什,南京的繁華程度,頃刻間,便是更上一層樓。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南京的大名,便是已經傳到了歐洲,成為了人人向往的黃金之城。

無數漢人的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都是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恍如再現盛唐榮光。

而就在這種噪雜中,突然有一條更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回來。

模範軍副將吳三輔等人,在經過了近十年的精心勘測之後,在遙遠的大洋中心位置,發現了一個由數個巨大島嶼群構架的島國。

在他們趕到之前,島上似是發生了一場大海嘯,所有的島民,都已經不幸罹難。

吳三輔等人隨即便將其正式確立為大明的海外領地,請求徐長青賜名!

徐長青想了良久,最終,決定采取吳三輔等人從當地文獻中獲得一部分史料,將其正式命名為,‘大明帝國,夏威夷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