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麼對抗冪律?很簡單,就是從冪律產生的根源上去鏟除它,不追求效率就好了。前不久,我們《羅輯思維》的微信公眾平台上有一個小姑娘,她遇到了這樣一個煩惱。她是做麻辣燙的,她希望做成中國最著名的麻辣燙品牌,但她家裏人不支持。她家人說:“你回來吧,我們找關係把你送到銀行裏去,收入又高,夏天還有空調吹,搞什麼麻辣燙啊?”因為家人不理解,所以她跟父母關係鬧得很僵。
如果我給這位朋友和她的父母提意見,我也覺得做麻辣燙比去銀行上班有前途。為什麼?如今滿大街都是ATM機,銀行底層的櫃員們天天在那兒做簡單的收付工作,這部分工作很快就要被互聯網浪潮淹沒,很快就不存在了,連銀行所在的金融係統都麵臨著脫媒等一係列重大的轉型危機。
可是麻辣燙這件事就不一樣了,麻辣燙跟效率沒有關係,它有的就是趣味。無論到哪朝哪代,至少幾萬年之內愛吃一口麻辣燙的中國人總歸是有的。這種跟效率無關,僅僅跟個人口味、個人興趣、個人的一種特定領域的取向有關的生意,就可以永遠做下去。更何況這個姑娘對麻辣燙這麼癡迷,可以放棄銀行的工作來做麻辣燙,沒準兒真的就做成了,咱不說全國第一,做成區域知名的麻辣燙品牌還是很有可能的。你不覺得她這一生將既有榮譽感,也會有社會地位,而且也不缺財富嗎?
沒錯,對付冪律,就是要對付效率,讓每一個小群體靠興趣、價值觀、心靈的追求、趣味的表達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個小而美的商業形式,這就是那些未來人不會被機器替代的崗位群聚的選擇。
其實,我既是在說國家宏觀層麵的選擇,也在說最具體的每一個人的選擇。這個急風暴雨般的趨勢總是會撲麵而來,說一句冷酷的話,總有人會被這個趨勢淹沒。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會迎來財富的海量增長,不會麵臨凍餓而死的危險,但是人生變得灰敗的悲劇,對某些人來講、對某些無法選擇新的機會的人來講,也許真的是無法避免的。
說到這兒,我想起了王國維先生講的悲劇的三種類型。他說,這三種類型境界是不一樣的。第一種類型,故事裏麵有一個窮凶極惡的大壞蛋,這種悲劇水平最低。第二種類型,是天命所定,比如說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但是無法跟天命抗衡,最後自刎烏江。這還不是最高級的悲劇。
王國維這段話是在他的《紅樓夢評論》一書中說的,他說最高級的悲劇就是《紅樓夢》這種。《紅樓夢》裏誰是壞人?誰都不是,沒有壞人,甚至沒有什麼命運的問題,都是普通人、平凡人,甚至都是好人,但是因為這些人在一起創造的格局,導致了一種巨大的悲劇。王國維先生說,這才叫悲劇中的悲劇。
2.3D打印有未來嗎
3D打印是比互聯網更大的事
我小時候聽過一個兒童故事,叫《咕咚來了》。一天早晨,湖中忽然傳來“咕咚”的一聲,整個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被搞得很興奮,但是沒有人知道咕咚到底是什麼。3D打印就有點像“咕咚”,現在是產業界很關注一個新事物,政府各種扶持,資本界也真金白銀地往裏扔,媒體也是各種熱捧。你要是自以為時髦的話,出門不跟人侃幾句3D打印,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即使是這樣,3D打印在精英階層內部也是有兩種觀點的,而且分歧很大,有一派是熱捧,另一派認為它根本不重要。
這兩派觀點,各有它的領軍人物和旗幟性的觀點。熱捧派中,不得不提到克裏斯·安德森——大名鼎鼎的美國《連線》雜誌的前主編,互聯網界的理論大神。他曾經創造了很多炙手可熱的概念,比如說暢銷書《長尾理論》《免費:商業的未來》。
2009年,也就是他48歲這一年,他突然做了一個決定,辭去《連線》主編的職位,全身心投入到硬件創業的浪潮中。他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家機器人公司“3D Robotics”,並擔任CEO。
2012年,他突然又捧出一本書《創客:新工業革命》,預言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克裏斯·安德森本人的學術生涯或者說整個事業生涯的一個大斷點、一次大轉型。
很多人都問他,說他都五十了,還搞什麼大轉型呢?克裏斯·安德森說:“我認為3D打印是一件比互聯網更大的事情。”
50歲是很多中國人都在準備退休的時候,而現在居然有人把後半輩子押到這麼大的事情上!可見他的判斷是非常樂觀的。
可是也有人認為3D打印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富士康的大老板郭台銘先生。郭台銘說:“如果3D打印靠譜,我的‘郭’字就倒著寫。這個東西既不能量產,材料又非常受局限,掉到地上還會被打碎,能比得上我這幾萬條流水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