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鐵著臉回到了慈寧宮,一時之間失去了兩個對他來說都十分重要的人,讓皇帝的心無論如何也難以平靜。
看到宮妃們一副至孝至善的模樣,其中有幾個人是真正為太後傷心……太後在宮中的威儀無人能及,無論宮妃們的品級大小,見到太後都必須卑躬屈膝,她們對太後是因畏而敬,還是真心真意地去侍奉,皇上心裏十分清楚。皇室最看重的是血統的純正,地位的尊卑,同時也造就了親人之間的疏遠,連皇帝都不曾與太後時常親近,何況是這些在宮中爭寵的女人。
那一個個掩麵預泣的模樣看上去著實楚楚可憐,但皇帝沒有心情去看她們的表演,讓小喜子將她們一一打發回宮。
在所有的宮妃中,隻有一個人,沒有流露出一絲悲傷,那便是芊雪。皇帝的視線在她身上停留片刻,與其說是她真實,倒不如說其他人太過虛偽。芊雪對太後懷恨在心皇帝是很清楚的,在太後死後,皇帝第一個查的人就是芊雪,好在內務府的人回報未曾發現任何疑點,皇帝才放下心來。
宮妃們熙熙攘攘地走後,偌大的慈寧宮中隻留下皇帝一人。靜月心力焦悴,從萬歲山上下來的時候就暈死過去,到現在還未醒來。
皇帝命人在慈寧宮設下了靈堂,將太後的遺體停放在慈寧宮的正殿上,等守靈七七四十九日後再行大殮之禮。
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皇帝勢必要找出毒害太後的元凶。
每個宮妃看到皇帝****守在慈寧宮憔悴不堪的樣子,都認為皇帝一直為太後的死而傷心,其實不然,皇帝在離開慈安寺的時候起,就收起了心中的悲傷,暗中早已布置好刑部和內務府的人聯手調查宮內宮外,在守靈這段時間裏的任何異動,都會盡數收入皇帝的眼裏。
正如一頭等待獵物的狼,躲在暗處伺機而發。
果然沒過多久,皇帝在宮中重重設下的眼線,就發現了宮中不尋常的一些動靜。
內務府的人在太後頭七的那天夜裏,發現了宮中有人私自祭拜,並且在慈寧宮的附近留下了燒盡的紙錢和白燭以及一些祭果。
宮中私自祭拜乃為大忌,而在太後頭七這一天祭拜,更是讓人不難察覺出其中的微妙。
內務府的人將此事上報皇帝後,皇帝立即將巡查的重點轉向宮中,命令內務府的人順藤摸瓜,定要查出個結果。
一想到毒害太後的人還好好地活在這宮裏,皇帝心中的憤怒就更多一分,在這樣一個離太後最近的地方,離天子最近的地方,還會出現這樣的事……
宮中的人能私自祭祀,必然會有途徑將那些祭品運進宮來,內務府的人從職守宮門的侍衛開始盤查,將接連幾日出宮的情況統計在冊,上交給皇帝。
皇帝拿過名冊,一個讓他感到震驚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白紙之上--
子鶯!
所有的宮妃在太後大殮前都必須安守宮內,不得私自接見外人。在這幾天內,出宮的宮人寥寥無幾,隻有一些內務府和禦膳房的宮人例行出宮辦事或采購物品,但子鶯作為淑貴妃身邊最貼身的宮女,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貿然出宮……皇帝一想到其中的疑點,不由得緊握雙拳,恨恨道:“把所有出宮的人都給朕盤問一遍,一旦有任何反常的情況,就將那人交給刑部處理!”
皇帝擱下話,轉身離開了慈寧宮。
小喜子躬身站在皇帝的龍輦前,之前皇帝一直在慈寧宮中守靈,連批閱奏章,都是在慈寧宮中,這還是頭一回見皇帝主動離開慈寧宮。小喜子不由得疑惑地問道:“皇上這麼晚了,可是要回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