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沙克爾頓的精神(10)(1 / 2)

沙克爾頓在遍地布滿裂縫的冰川上麵艱難地行進。剛走了三四公裏,就達到接近1000米的高度。

突然,拖著雪橇的剩下的惟一的一匹馬一下子躍進了深淵!這已經是他們剩下的最後一匹馬。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這意味著對每個人來說都失掉了14天的肉食定量。沙克爾頓這時不得不把食物中一周用的定量延長為10天食用。

許多時候,失誤總是在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發生,讓人後悔不已。往往一步失棋,全盤皆輸。

現在,他們失去了所有的馬,就隻好用人拖著沉重的雪橇。用人拉著雪橇向陡坡上攀登,加上寒風刺著凍得疼痛的臉,讓人感到空前的困難。為了堅持能夠在惡劣的條件下再額外旅行兩星期,失掉這匹矮種馬就意味著需放棄每天3頓熱餐中的一頓熱餐。他們要節省足夠的食物以便在聖誕節有一頓充分的定量,那麼就需要更進一步減少定量。

他們在這個南極最大的冰川之一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它全長150公裏,從兩三千米高的南極高原上直瀉到羅斯冰架之上,從冰川頂部到冰川腳下高差9千多米。為了紀念這次難忘的冰川之行,沙克爾頓給它起名叫彼爾德摩冰川。彼爾德摩給他了巨大的資金支持。

現在,離南極點隻有五百多公裏了,可它們的食物卻因為失去了一匹馬而發生了困難。為了繼續前進,沙克爾頓隻好把探險隊每人每天的食量限製到三塊幹麵包,一小塊巧克力和一口可可。

更糟的是,兩天後,暴風雪連著瘋狂了3天。

這在惡劣的天氣裏,沙克爾頓的隊伍還是於1909年1月9日到達了南緯88度23分。現在,他們離南極點隻有156公裏了,離營地至少在1000公裏以上。他們測得這裏海拔3,66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之一。如果不是接二連三地失去了矮種馬,他們可能早已到達了南極極點。可是,對於缺乏食物的沙克爾頓和他的同伴們,這卻是一個比登天還難的距離!

大家感到身體和精神上都極度疲勞,饑寒交迫,再也不能繼續前進了。

如果冰川上端的高原不比維多利亞地高;如果他們能帶矮種馬到頂上;如果他們能從定量中少吃一塊餅幹來節省食物;如果他們能一天平均走24公裏;如果……如果……他們就可能到達南極極點,然而,如果非要這樣做的話,他們可能不會活著返回基地。

沙克爾頓在他1909年1月4日的日記裏記載道:

“我感到這是我的行軍的極限了。我們極度缺乏食物,在3,534米的海拔高度,肚子又吃不飽,饑寒交迫,很難保全足夠的體溫……”

為了維持生命,隻得減少口糧,每人每頓飯隻吃一塊餅幹。懷爾德已經餓得不行,當他吃完一塊餅幹的早餐以後,發現又有人把一塊餅幹放在他的衣袋裏——這個人就是沙克爾頓。他用分配給自己的那塊寶貴的餅幹接擠了這位瀕臨死亡的戰友。

懷爾德當時沒有舍得吃掉這塊餅幹,他把這塊餅幹一直珍藏到了沙克爾頓和自己都去世。懷爾德在日記中深情地寫道:除他之外,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了解這塊餅幹代表怎樣的慷慨和關懷。他認為這塊餅幹不僅讓他刻骨銘心,而且是無價的。懷爾德於1933年去世,時隔60多年。他的孫子為了讓這一塊非同尋常的餅幹所代表的精神重新被人們認識,連同與此相關的懷爾德的日記一起委托給克裏斯蒂拍賣行予以拍賣,最終以4935英鎊(約合8202美元)的高價成交,得到這塊餅幹的是英國的一位歐洲糕點曆史研究專家。

具備超人合作力和影響力的人,總是能夠先人後己。先人後己,使自己更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任何一個極端自私的人,無形中就給自己周圍砌上了一堵牆,使自己日益陷入孤立當中。

此時此刻,看著狼狽不堪,麵臨死亡威脅的隊友們,心中有個聲音告訴沙克爾頓:“你必須克製自己一舉成名的願望,當機立斷地往回返,否則,你們都將死掉!”

當沙克爾頓將自己不情願的想法告訴大家時,大家反而感到很不理解:“我們現在離南極點隻有160公裏了,我們怎麼能夠半途而廢,我們應該堅持下去!”

“不,我們現在必須返回,如果再往前走,我們就會因饑餓和寒冷喪命,我必須對大家的生命負責!”

沙克爾頓探險隊雖然未能成功地到達南極點,但他當機立斷的返回的決定,保住了每一個隊員的生命。

危機的發生往往是緊急的,雖然開始時我們可以隱隱地感覺到,但如果反應不及時,就可能永遠地失去了挽回的機會。危機的緊急性決定了危機運營中,決策及執行速度是極為重要的。爭取第一時間,果斷采取措施是戰勝危機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危機剛剛發生時,就要抓住時機,當機立斷,立即實施應對措施,在危機還沒有來得及劇變前就把它控製在一定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