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搭完了,下一步重要的是商量怎樣才能脫險。
“為了讓各位時刻不忘這個帳篷是浮在海麵上的,我準備給這個帳篷起名叫‘大洋帳篷’。”
作為領導者,在危機出現之前,培養團隊成員的危機意識,構建團隊的危機共識,非常重要。
一隻野狼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洪水未到先築堤,豺狼未來先磨刀。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沙克爾頓嚴肅地提醒大家,“雖然暫時我們紮下了營盤,但是這塊冰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從今夜開始每隔一小時都要輪班巡邏一次,發現冰塊破裂,就要馬上向我報告!”
在危機四伏的環境裏,要時刻保持警惕。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恨。其實,危機的發生,常與缺乏危機意識和危機管理計劃有關,這種習而個察的漸進危機,待爆發之際,常令企業措手不及,由於資訊不足、可反應的時間極短、危機處理的選項極有限,就會感到極大的壓力,當這種壓力超過我們忍耐力和反應能力時,就會造成極強的破壞力。如果樹立極強的危機意識,實現有計劃的危機管理,就能促使決策者,從事理性而有係統的分析,讓危機在發生時,能以最科學、最準確、最迅速的方式,達到報失最小的目的。
“我聽到報告後就會馬上吹警笛。大家隻要聽到警笛聲就要立刻各就各位,要在五分鍾之內卷起帳篷,把糧食和其他物品、雪橇狗都挪到安全的地方去。”
危機處理是一項係統工程,忽視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產生或大或小的失誤,甚至完全失敗。危機處理的指揮體係必須明確、才能上令下達、群策群力,朝一致方向共同奮鬥,解決危機。反之。如果指揮體係不明、權責不清,則可能形成組織內衝突,彼此相互抵消力量。
“明白了。這個工作由我來做吧。”懷爾德副隊長非常讚同沙克爾頓的提議,他代表隊員堅決地回答道。
“那就交給你了。”
沒有資訊就無法辨識危機的因子,也無法進行後續的危機診斷。所以資訊的搜集、是危機處理成功的第—步。
沙克爾頓對懷爾德副隊長的話很放心,讚許地向他點了點頭,繼續說:
“其次,請大家注意節約糧食。現在,我們隻有三個月的糧食。這些糧食還要在乘救生艇奔赴陸地時食用。”
居安思危,目光長遠,才不至於在危機出現時陷於完全的被動。
“所以,從明天開始就要去獵捕海豹和企鵝。吃的、燒的,都要靠捕到的海豹和企鵝。”
就地取材,當前的問題當前就地解決。如果寅吃卯糧,終會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