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雄偉之峰(1 / 3)

歲月仿佛帶不走泰山宗的氣象,不論何年何月,那煙霧繚繞中的虛影總是神秘之中帶著威嚴叫人不敢多看。

又是一年過去了,泰山宗新收了三名外堂弟子,天賦不凡,其中一名更是剛滿八歲,修煉化凡決後展露出青黃色氣象後被族中長老連夜送上了泰山宗,那可是三品天賦百年難得一遇,族內高層無不竊喜,假以時日在泰山宗高人的照顧下必然魚躍龍門成就仙道,而那中等小族的地位自然也會水漲船高受到泰山宗勢力的庇護千年無憂,如此一說,自然是凡夫最好的結果,尋常氏族若能出一個略有天賦修道有門的天才人物自然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

外堂主幹道上,一名八歲孩童恭敬的跟在一名道人身後不敢有絲毫怠慢,但孩童秉性自然是好事多心,自不忘四處打量一番。

當兩人來到藏經閣前時,孩童的目光被一株榕樹下的白衣所吸引,那人麵色略顯蒼白,躺在一張靠椅上乘涼,身邊石桌上尚有一杯清茶冒著縷縷青煙。

為何在這泰山宗內會有如此愜意之人?難道是宗內長老高人?孩童的好奇心自然戰勝了心中的拘謹規矩,怯生生朝著自己的師兄問道。

“師兄,那是何人?為何沒有穿道袍也不用做功課?”

年長一些的道人一把將那多話的小子拉到了身邊,輕聲在其耳邊語氣嚴厲的說道。

“小師弟,下次這些不該問的別問,那人是宗門長輩,不得妄議知道了沒!”

雖說道人言語肅穆,但看他眼中那一絲不閃不遮的輕佻之色,自然沒將對方放在眼裏。

那道人說完,也不多看一眼,反而拉著那孩童快步朝藏經閣走去。

急促之間孩童回眸,卻發現那一席白衣正看著他,麵帶笑容陽春白雪。

………………………………

自李孟上山以過去四年有餘,如今的他到及冠之年,不過山中也無人是他長輩親屬,及冠這等俗理能免也就免了,至於道衍真人,則追求無為而治,對於李孟,他雖有指點但不幹涉,更多的還是讓李孟自己去摸索。

“孟兒,來我泰山宗以有四年之久,從最初的天天煉體拓骨到近兩年的修身養性,你的收獲如何?鑄道之路本就艱辛,而你的道路更為艱難,與你的師兄弟不同為師能為你做的唯有護道而已,其他的隻有靠你自己了。!”

道衍真人的聲音如春風拂麵,單純從相貌來看,道衍真人更像是一個尋常清秀儒生,說話慢條斯理語調和諧滿滿的卷氣。

榕樹下的白衣少年正是李孟自從一年多前從道衍真人的元神世界中出來後變再也沒有如從前那般修煉過了,此時的他身材勻稱略顯消瘦與一年多前比起來簡直判若兩人,隻見他抬頭咧嘴一笑,絲毫沒有半點尊師重道的樣子,起身一把拉住道衍真人的衣袖將其按在一張石凳上。

“師傅快快請坐,徒兒這一年多來整天遊手好閑,嘻嘻,看起來沒什麼長進,但若說實力之差別比之從前簡直不能太多,師尊別急聽徒兒慢慢說來,來來來,嚐嚐,這是去年徒兒托一位下山訪親的師侄帶來一株茶樹,葉片飽滿,色澤勻稱,再借我泰山宗洞天福地之靈韻,這味道就算不敢稱一品,也相差不遠了。”

李孟一邊說,一邊幫道衍真人倒茶。

道衍真人也受的安生,略帶笑意的點了點頭。

李孟眯眼一笑,唇紅齒白朝氣澎湃本就生的不錯的皮囊越發俊氣越發讓人生不起氣來,與當年那個瘦弱男孩判若兩人。

道衍真人雖看似無為不爭但在這泰山宗內明麵上僅一人之下,修道六百年迄今為止隻收過五個徒弟,大徒弟資質愚鈍,三百年前自知證那元神大道無望拜別師尊下山去了,如今想來早已是黃土一堆,至於這第另外四個如今便都在這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