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厄運打不垮信念(2)(1 / 3)

米契爾曾極其痛苦地抱怨過:“我很不理解,為什麼這些倒黴的事情接連發生在我的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麼孽,要遭到這樣的報應?”

但怨氣不如爭氣,米契爾最終還是選擇了堅強,選擇了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艱苦努力,他不僅做到了生活自理,而且還被選為科羅拉多州孤峰頂鎮的鎮長。

盡管米契爾麵貌駭人、行動不便,但卻充滿男子漢的魅力。他與一位漂亮的姑娘墜入愛河,並完成了終身大事。

隨後,經過刻苦學習,米契爾拿到了公共行政管理的碩士學位。他繼續在藍天上翱翔,繼續活躍在環保宣傳和公共演講的講壇上。

米契爾說:“雖然我遭受過兩次重大的挫折,但這不能成為我放棄努力的借口。其實,沒有任何人的一生能夠一帆風順。在厄運麵前,積極的心態和頑強的努力,完全可以解決任何難以解決的問題。”

美國西點軍校幾乎每年都請米契爾給新學員做報告,他的事跡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西點人。西點軍校用他的事跡詮釋了一條校訓:

“隻要你不認輸,就還有機會!”

從垃圾堆裏走出來的模特冠軍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郊,有一個貧困的家庭。這家有13口人,都住在由父親自己搭建的3間破窩棚裏。家中共有9個小孩,第四個孩子叫丹尼拉·考特,是個很漂亮、很善良、很懂事、很勇敢的小姑娘。

丹尼拉·考特的父親是個泥瓦匠,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建築工人。2003年,由於經濟不景氣,他丟掉了工作。家裏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他走上街頭靠撿垃圾來維持生計。年僅11歲的丹尼拉·考特,每天放學後都幫助父親撿破爛。她到垃圾站撿舊報紙、紙箱子、易拉罐和飲料瓶子等,然後再拉著車子到廢品回收站賣錢。因為拾荒,她的雙手很粗糙,布滿了傷疤。

2005年的一個冬日,13歲的丹妮拉·考特到當地富人區——帕雷爾摩區撿破爛。恰巧遇到阿根廷著名的項鏈設計師瑪莉娜·岡薩雷斯走出家門扔垃圾。雖然丹尼拉·考特的衣著破舊不堪,但那美麗的麵龐和嬌美的身材,有一種無法遮掩、攝人心魄的氣質。瑪莉娜·岡薩雷斯當即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立刻走上前愛憐地對她說:“孩子,你有天使般的麵孔和魔鬼般的身材。你有沒有興趣當模特?當然,我不能要求你立刻回答我。等你考慮好了之後再與我聯係,好嗎?”

丹妮拉·考特聽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可以說完全被瑪莉娜·岡薩雷斯的話驚呆了。岡薩雷斯再次表達了自己的意願,並留下了自己名片。

丹妮拉·考特回到家後,把瑪莉娜·岡薩雷斯說的一番話告訴了父母。父母聽後有驚喜,更有懷疑:“撿垃圾的孩子真的能成為模特嗎?”

丹妮拉·考特卻自信地說:“醜小鴨能變成白天鵝,垃圾妹為什麼不能當模特呢?!”為了說服父母,她請求瑪莉娜·岡薩雷斯給予幫助。她們終於說服了她的父母,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慧眼識珠的瑪莉娜·岡薩雷斯找人為丹妮拉·考特拍了幾組照片,然後將她的照片和身材資料一並推薦給著名的模特兒經紀人皮奈洛。皮奈洛看後讚歎不已:“太美了!太漂亮了!身高177公分,體重57公斤,三圍的尺寸是85、58、89公分,她簡直天生就是做模特的料!”

從此以後,皮奈洛開始琢磨丹妮拉·考特這塊璞玉。經過6個月的模特培訓課程的刻苦訓練之後,她走上了星光燦爛的T型台。在T型台上,她迅速成長,宛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2008年12月,為了在世界範圍內選拔、推出優秀職業女模特,全球最大的模特經紀公司——“伊林”公司——舉辦了“世界精英模特大賽”。在阿根廷賽區選拔大賽上,年僅16歲的丹妮拉·考特過關斬將,豔壓群芳,接連擊敗了1000多名競爭對手,最後勇奪桂冠。為此,她順理成章地獲得了“伊林”公司的一紙合約。

丹妮拉·考特從“灰姑娘”變成了“金鳳凰”之後,家裏經濟也大為改善。她用自己給服裝店當照片模特第一次掙來的500比索(約合1088元人民幣),請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自助餐。她富有愛心地說:“我要借助自己的知名度,幫助更多的拾荒者走出困境。”

2009年1月7日,阿根廷《民族報》用顯著版麵對丹妮拉·考特進行了報道。報道中引用了瑪莉娜·岡薩雷斯發人深省的一句話:“丹尼拉·考特的成功又一次說明,在這個世界上,缺少的並不是人才,而是缺少發現人才的眼睛。”

一定要站起來

盡管伊紮克·帕爾曼患有小兒麻痹症,但卻是以色列最著名的世界級小提琴演奏家。1994年,他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一次令人難忘的小提琴演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