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華山崛起
嶽不群為了華山脫離五嶽劍派,他已運籌兩年,尤其得到葵花寶典後,嶽不群的心思並不在五嶽劍派中,他知道五嶽劍派合並是非常不利於華山的,就算華山合並了,內部關係極其複雜,能壓製一時不能壓製一世,終究會四分五裂,這不符合華山利益。
劉正風的金盆洗手,他料定左冷禪會暗中跟來,所以他隻盯著嵩山,果然見到左冷禪真的下山了,所以他堵在嵩山重創了左冷禪,但見左冷禪使用的劍法已隱隱含著葵花劍法,他又從吳天那兒知道他是第一個修煉葵花寶典的人,說明左冷禪修煉的是福州林家的辟邪劍譜。
他把左冷禪重創後,自己卻來到了劉府,然後按部就班地把脫離華山的謊言補全,唯一的漏洞就是吳天,所以他必須賣好吳天,隻有這樣,吳天才會幫他補全最大的漏洞。
嶽不群回到華山,遂見封不平等劍宗的人已在華山等著嶽不群,隻是封不平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嶽不群的狠辣和武學修為的進展。嶽不群並未把劍宗弟子全殺了,而是以一人之力,敗盡劍宗所有弟子,劍宗弟子灰溜溜地離開華山,再也沒有機會重回華山了。
最悲慘的是勞德諾,在得知身份暴露後,想要回到嵩山,可他高估了左冷禪低估了嶽不群,所以勞德諾悲劇了,身上的武功被嶽不群廢掉,遂帶到華山,明正典刑。
這一場公審大會算是華山第一次公開清洗內部奸細,但凡暴露出來的奸細均指向嵩山。其後恒山、衡山、泰山紛紛把內部奸細清理出來,同樣采取華山一樣的態度,脫離五嶽劍派,不再同氣連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局麵,各自為政。
當下正道中的大派最恨華山的門派不是嵩山而是少林,因為少林被嶽不群陰慘了,忽覺因果報應來得太快了。本想讓五嶽劍派聯盟,可以直接威脅到日月神教,可是現在五嶽解體,分崩離析後,日月神教登時壓力大減,同樣在內部開始了整頓,清洗那些不服楊蓮亭統治的人。
以前有童百熊盯著,楊蓮亭不敢輕舉妄動,可童百熊的風雷堂弟子全死在吳天手中,自身又被吳天打殘。在神教中已無立錐之地,幸好楊蓮亭覺得童百熊已無威脅,能不殺就不殺,所以童百熊才能苟延殘喘地在黑木崖中養老。
沒有了五嶽的威脅,楊蓮亭收拾了教中不聽話的元老後,為了提升士氣,同時也是報複少林傳遞假情報,楊蓮亭比少林更狠,直接公布少林背後的陰謀和手段,整個江湖登時驚呆了,不敢相信少林竟然如此卑鄙,仔細一想少林近五十年來的作為,好像魔教大總管的說法非常合理。
為了讓少林這個壞名背的更徹底,嶽不群在公審勞德諾時,也公布了華山衰敗之因,直接道出了少林對華山打壓的原因以及手段。一時間,少林登時成了人人畏懼的對象,魔教道出實情,可能沒有人相信,可華山也說出了更加隱秘的事情後,少林就成了過街老鼠。
最為可怕的是吳天也是不什麼好鳥,又加了一把火,采取後世的宣傳手段,直接把少林打到深淵。方證大師坐在寺中,滿臉全是苦澀和恨意,歎道:“未能想到吳天的手段如此狠辣,太可怕了。少林多年的經營一朝盡喪。”
最讓少林憤怒的是,方證的好基友衝虛道長竟然默認了這個事實。這才是少林毫無還手之力的緣故,如今整個南方已成了道門的天下,北方又與神教爭奪地盤,嵩山、恒山以及華山都在秦嶺和太行山脈中,利益同樣交纏不清。
少林達摩堂首座妙善長老咬牙切齒道:“方丈,華山看來是真的崛起了,如今昆侖和峨眉都沒有要出山的打算,崆峒不趁火打劫已屬不易,整個正道,隻怕少林真的危險了。”
說到這裏,臉色一沉,狠厲道:“說來說去,罪魁禍首還是吳天這個魔頭,如果沒有他滅我南宗少林,也不會讓道門迅速發展起來,南方再也見不到達摩之音了。”
方證悔恨道:“所料不錯,吳天應該是道門中人,在他傳授給儀琳的心法中,就有玄女經,恒山退讓了,並未與吳天對抗。想不到我佛門中也有不戒和尚這樣的敗類,佛祖一定不會放過他的。”
方證已料到神教會出手,隻是來的太快了,寺中高手尚未把葵花寶典修煉到大成境界,而且方證也擔心寺中精英弟子會不會受葵花真氣的控製。他也嚐試過修煉葵花寶典,隻是沒有自宮,他修煉葵花一樣真氣逆轉,頭昏眼花,易筋經根本化解不了這種奇特的真氣。
葵花寶典最可怕的在於上麵闡述的武學,而要達到上麵的武學真諦:‘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的境界,唯有修煉葵花真氣才能做到這樣的極速,可少林的武學都沒有這種以快為根基的武學,縱觀古今武學,若說葵花寶典是以快為核心,那武當的太極則是以慢為核心,是兩個極端武學。偏偏兩套不同體係的武學都是武學極致,少林唯有易筋經在內功上與兩種體係的武學媲美,其餘的武學均要遜色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