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回到公司,叫李秀麗再招三個人,一個副總,兩個經理。招人的原因黃瑞也沒有隱瞞,他要再成立一個公司,名稱他都想好了就叫星辰電子。星辰電子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研發、生產並銷售VCD。跟李秀麗解釋一下為什麼要招人之後,就讓她回去工作了。
黃瑞現在才發覺差點錯過了一個大商機,他當初的想法是錯誤的。當初他創辦星辰科技的時候,以為隻有互聯網才會讓他在兩年時間內功成名就,其他行業根本不可能。
但是現在看來,黃瑞忽略了影碟機這個產業。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影碟機的造富能力和互聯網比起來也相差不了多少。
九十年代後期影碟機產業有多賺錢,看一看愛多的發展曆史就知道了,愛多市值最高曾達到27億,這可是世紀之交時候的27億,這是個一個工人的平均年收入還不到一萬塊的時代,27億是多大一筆財富可想而知了。
黃瑞覺得,隻要搶在愛多之前把VCD研發出來,再花幾千萬1996年的標王,以後星辰科技再上馬多少個項目他也不再缺錢了,而且也不用急著找風投融資了。
想到這裏,黃瑞恨不得馬上飛到萬燕集團總部所在地,多挖幾個人研發人才到星辰電子來。
1995年3月5日,黃瑞出現在江淮省廬州市,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挖萬燕電子係統有限公司的牆角。這一天距離1995年7月20日胡誌標成立愛多還有4個月15天。
此時,萬燕資金褳脫節了!
萬燕前期投入上億的研究資金、2000萬的廣告費用,迄今為止賣出去地台影碟機還沒超過兩萬台,就算每台影碟機的售價高達四千元,萬燕收回成本都困難,更不要說什麼利潤了。
萬燕公司在影碟機市場啟動的前夜就花光了所有錢,陷入生存的危機之中。
投入上億地研發資金,產品研發出來,卻沒有及時申請專利,進行技術壟斷。其他製造商隻需要花費極小的代價就能獲得成套的成熟生產技術。
這就是萬燕公司沒落的主要原因。
廣告是有時效性的,它是需要連續進行投入的商業行為,一旦中斷,廣告就會隨著時間地延長而變得毫無效果。
這個可以看一看藍綠大廠OPPO、
vivo的手機廣告知道了,打開電視看到他們的廣告,打開電腦也看到他們的廣告,打開手機也看到他的廣告。
在街上你可以隨時看到他們的藍綠專賣店,他們的廣告無處不在。而且每天都可以看到,如果讓藍綠大廠少打一個月的廣告,那麼他們的手機銷量起碼暴跌三成以上。
一直到九五年。影碟機市場還屬於培育階段,在盜版影碟大量湧現之前,影碟機的市場容量很有限。投入再多地廣告費都不會起到預期地效果。
萬燕公司的敗筆就是在前期的產品成本上,萬燕公司就吃了大虧;在九四年就投入2000萬的廣告費用,這2000萬廣告費投入的時機不對。要是將2000萬廣告預算拖到95下半年再投入,或許能讓萬燕公司起死回生。
但是曆史就是曆史,曆史沒有如果。等到九五、九六年影碟機市場突然暴發的時候,萬燕已經沒有多餘的資金和愛多、金正、新科等影碟機製造商拚命廣告,最後隻能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