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嶺縣位於寧國西北邊境。
連綿起伏的靳嶺山脈以北是君沙國境內的屏隆山,南麵是寧國的大連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靳嶺縣如今的繁榮。
在靳嶺縣的最北邊連綿起伏的靳嶺山脈裏,有一個叫溝子的村子,村子裏隻有十幾戶人家。
整個村子被群山環繞,這裏山勢陡峭,四周幾乎都是密林。有些地方還布滿荊棘,形成了一道道然的屏障,使這個本就偏僻的村莊如同與世隔絕了一樣。
溝子村。
還沒亮。
為省一點兒燈油,夏青摸黑爬了起來。摸到門口,費勁的打開厚重的木門,屋子裏這才有了點亮光。
頭晚上剩下的野菜糊糊,夏青給熱了下,急急忙忙幾口吞下,一頓早飯就這樣解決了。臨走又拿了兩個雜麵窩窩頭,背上背簍走出了家門。
夏青也沒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實在是這個早飯有點難以下咽,粗粗的黑雜麵跟棒子麵,再加上夏青自己挖來的野菜,放在吊鍋裏煮熟,吃到嘴裏,你都能感覺在拉嗓子。
那滋味實在是太酸爽了!
也不怪夏青吃了三年多還沒能習慣這個。
前世裏大白饅頭沒有可口的菜夏青都不願碰的,如今要是有個白麵饅頭,夏青估計都能激動的哭了!
在村子裏呆了三年多了,這三年多裏,夏青努力的適應著這裏的一切。
她也曾旁敲側擊的想打聽一些有用的信息,然而並沒什麼太大的收獲。
就知道這個村子是溝子,在遠點的地方就是靳嶺縣,靳嶺縣是君沙、寧國交界的一個縣城。溝子村裏靳嶺縣太遠,具體多遠夏青不知,隻知村裏唯一經常去縣城的就是王秀才。也就是葉湘同夏青,或者整個村子裏所有孩子的師傅。
王秀才並不是真的秀才,隻因他家裏藏書比較多,而且看似最有學問,所以被大家稱為秀才。實際上他是一個大夫,十幾年前因家裏鬧災荒拖家帶口的來到村裏,是村裏唯一一家外姓人。有人他其實是君沙國的人,隻不知為何會到了這裏。
夏青如今還跟著他認字,村子裏大部分孩子都在王秀才那裏學認字,是以這些認字的孩子都以師傅相稱,而大人則都叫他王秀才。
這裏沒有一個夏青熟悉的地名,村莊到外麵最近的一個村子都隔著幾座山,不是夏青一個女孩能走出去的。
夏青是個孤女!
爹爹在夏青還沒有出生就離開了這個偏僻的村子,自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夏青的娘自那時起便的等,可是一年兩年的過去,依然沒有任何的消息。人人都,夏青的爹是不會在回來了。可夏青的娘親還是固執的等著,整日裏以淚洗麵,茶不思飯不想,在夏青六歲的時候就永遠的離開了夏青。
夏青隻能跟著舅舅一家生活。
舅舅葉大山在夏青的記憶中是個不多話的人,倒是舅母林氏實在是個厲害的人物!沒爹沒娘的孩子,舅舅不上心,還能指望舅母對她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