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心裏歎道:年紀,心眼真不少呀!
路上自然又被林氏教育數落了一番,回到家裏,葉大山也是數落了一遍。
聽舅舅那意思,自己是偷偷跑著出去的,根本連個招呼都沒打就跟著王秀才去了鎮子。雖王秀才是熟識的人,可夏青怎能不打個招呼就走!這也太不像話了。
夏青知道這多半又是林氏攛掇的,不過她也懶得解釋,就算你解釋了葉大山也相信了,並且也了林氏,可這與夏青又有什麼好處?
林氏此時若被下了麵子,她總會在其他的地方找補回來。
就像夏青一樣,即使此時受點冤枉、委屈,自己不是也會在其他的地方找回來!所以大家都一樣,隻葉大山一人蒙在鼓裏而已。
夏青態度很誠懇的接受了一次批評,換來了午飯在舅舅家吃。隻要葉大山出去在回來,家裏總是少不了一頓肉吃,這也是夏青願意忍下來的原因之一。
葉大山給別人殺豬,也不要人家東西,鄰居就會給些肉,或者給些肚貨,實在不給的,葉大山也不要,就當幫忙了,畢竟都是鄉裏鄉親的,誰家還沒點什麼事。
是以就算林氏勢力眼,愛看人下菜碟,還是有人願意承葉大山的情,因此也多不與林氏計較。
晚間夏青將兌換的銀票連同先前沒用完的兩塊散碎銀子放在一個匣子裏,出了屋找到一個比較隱秘的地方埋了起來,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日。
夏青高高興興的早早起來,一上午的時間背回來滿滿兩背簍的豬草。夏青不在家的時候,葉虎果然打了很多的豬草,還給剁碎曬幹了,用竹筐裝好整齊的碼好。這樣就算夏青十半月不出去,花跟黑也是有豬草吃的。
豬崽正是見長的時候,隻半月不見,看著就已經很壯實了。這可讓林氏高興壞了,要知道這些豬崽長大點賣出去,怎麼著也能有個二三兩銀子了,葉虎娶媳婦的聘禮似乎又能多置辦一些了。
轉眼,到了中秋。
村裏大多數人家地裏農活基本已經忙清,葉家遵循以往的慣例,照舊中秋同秋社一起過。當然,葉家幾家都是一起過的,其實也算是全村一起了過了,因為村子裏就兩家馮家的人也算是葉家自己人了,就一個王家也是孩子們的師傅,喊到一起過中秋也沒什麼問題。
中秋那日是個難得的好氣。
下午的時候,就有各家帶著自家的瓜果蔬菜,雞鴨魚肉,還有自家釀的酒,去了族長家裏。
如今葉家的族長,便是葉家兄弟幾個最年長的葉大林。葉大林夫妻兩膝下有兩子一女,兩個兒子都已娶親成家,女兒葉榮今年剛好十六,長得是白白淨淨,讓人看著就很喜歡。
關鍵是跟夏青能玩到一起去,在夏青的記憶裏,這葉榮是少數沒有欺負過夏青,且還願意跟夏青話的人。
平日裏葉家其他幾個姐妹若有人明著欺負夏青,葉榮也會擺出長姐的架子來教訓一下那些人。
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自然是有不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