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北地有山(1 / 2)

大唐邊疆,北地幽州。

不同於細雨紛紛楊柳依依有著無數小橋流水胭脂氣極重的江南,更不同於有著朱門大戶的長安城,這裏沒有鍾鳴鼎食聲色犬馬的大富大貴,也沒有江南水鄉那股陰柔婉轉的氣息,這裏有的是,那格外寒冷刺骨的北風,和那一望無際的冰原!

北地的風,如刀子一般,淩厲而又爽朗!

正如北地的人一般,粗獷不羈,豪邁大方。

而幽州是大唐最北的邊境,也是大唐內最大的州,就疆域而言便足足相當於兩個涼州,要知道,涼州也算得上整個大唐數一數二的大州,由此可見,幽州真的很大。

幽州之所以有如此廣闊的疆域,是因為幽州在近百年前吞並了北燕的版圖,當年北燕滅國,由於太過靠近天柱山,並且大唐也沒有多餘的人口,所以朝廷就沒有在幽州更北設置那個被提出來的“燕州”,反而是任由著幽州將北燕版圖一點一點吞噬幹淨。

當然了,在這其中,涼州也分了一杯羹,隻不過由於地理位置原因,比不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幽州,所以到手的地方僅僅隻是幽州吃剩下的,這可是讓涼州大為不滿。

最後經過長時間發展,在靖王手中的涼州,終於以遼州馬場資源為由,而逼得幽州不得不鬆開了嘴,將雲泥道一帶邊境防線讓給了涼州。

就這雲泥道一條防線,便有千裏縱深,橫亙半個北地,自涼州而起,直至天柱山腳下,若是拉開陣線,布滿兵馬,那足足能讓百萬騎軍有充分衝鋒的空間!

這條防線對於涼州而言意義重大,並不簡單的隻是擴充疆域而已,更重要的意義是,有了這條防線,涼州才能真真正正的發揮出自家騎兵的實力,才能把矛頭指向幽州更北的“外人”。

若是沒有這條防線,那就算涼州兵馬再強盛,也隻能乖乖跟在幽州軍隊屁股後麵吃土,頂天了也就是個支援,根本打不到戰線的最前方去,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把大把的軍功被幽州士卒搶走,這讓涼州兒郎如何能忍?

大唐立國之時,本來北地這幽涼遼三州互為犄角,相互策應,幽州做矛,涼州做盾,遼州則主要負責後勤,三州同心協力,再加上大唐軍伍實力雄厚,簡直是無往而不利,能稱得上無敵於北地。

可北燕連帶著數個小國都被滅亡了,如今這北地就是大唐一家獨大,除了那些不成氣候的流匪馬賊,甚至連個能讓幽涼士卒動手的對象都沒有,這可是把滿腔熱血的北地兒郎給憋壞了。

久而久之,他們自然而然的便盯上了中原之外的敵人,那身在天柱山另一邊的北蠻!

大唐最初立國之時,先帝舉國之力大敗妖族,逼迫妖族立下百年之約,為中原求得百年太平,這件豐功偉績,全天下皆知。

先帝南下大獲而勝,舉世皆知,可先帝也曾北上,繞過北燕直攻北蠻,卻七戰七敗,未曾一勝,不得不黯然而返,最終落得一個鬱鬱而終的下場。這件事,在今天的大唐已經沒多少人記住了。

可是北地兒郎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死死的牢記著這件事,隻因為當年那支翻過天柱山的百萬大軍,皆是北地的熱血兒郎!

也正是如今北地兒郎們的先祖先輩!

試問如此,他們又豈會記不住?

所以在今日的北地,無數熱血兒郎做夢都想著翻過那座天柱山,走一趟他們先輩曾經走過的路,然後將他們先輩未完成的願望完成,將大唐的龍旗插滿山那邊曾經沾染著他們先輩血液的土地之上!

這是北地所有人的夢想,也是此時擂台之上李辰星和燕凝寒二人的夢想!

當日在太和殿之上,他們二人都被授予三品武將官職,更是能穿上那身金甲,這就意味著,唐帝依舊信任著北地三州,依舊給予北地三州如從前一樣的自由!

他們二人心知肚明,北地三州隻要不造反,像翻不翻天柱山這等軍國大事,也隻是他們二人的父親說了算,根本無需向長安城裏請求什麼,因為在很早之前,北地三州就已經可以自理軍政,而且長安城裏也並沒有任何意見。

這大概就是那位明君的聖明之處了,所用之人,若不疑,那便給予最大程度的信任!

而此時李辰星能和燕凝寒將首先翻過天柱山的權利作為彩頭來進行這場戰鬥,絕不是無的放矢,而是他們都確信在不久的將來,北地三州絕對會再次翻山!

而這將來,可能是二十年,或者十年,或者更短!

因為此時的北地,除了內訌,那百萬大軍是半點都無用武之地!

高台之上的太尉大人自然聽到了擂台之上那兩位身份不凡的年輕人對話,許清風那已顯蒼老的臉龐上露出了個笑容,歲月所留下的皺紋擠的更深了一些,但太尉大人的聲音依舊中氣十足,隻聽這位老者笑道:“若是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等到北地三州翻山的那一日,就算是厚著我這張老臉不要了,也要向那靖王和鎮邊侯討個先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