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此不再自卑,從此不再去輕視和小看自己了。五年級時,他兩科考試成績已是班級第一。初中一年級的下半學期,他科科考試成績都是年級第一。
198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3年後,他獲得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又過3年,他獲得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迄今為止,他擁有數項重大發明,曾多次榮獲部級科技進步獎。現在,他已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員,是計算機自然語言領域中公認的最出色的科學家之一。
他叫周明,是如今我們許多人已經不太陌生的名字。他說:“有人說我是天才,有人稱我是成功者,其實我的一切都源自小學四年級時那108個瓶子給我爭取到的第一個‘第一’,是那108個瓶子讓我明白了自己一點也不比別人差,是那108個瓶子讓我洞曉了人生成功的最大秘密,那就是——不論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小看了自己!”
何嚐不是如此呢?有許多時候,我們的平庸都是心靈的自卑造成的。因為小看了自己,我們失去了敢與他人爭鋒的勇氣;因為小看了自己,我們失去了一定能夠成功的自信;因為小看了自己,我們甘居人後不求上進……不要小看了自己。一個人隻有自己不看輕自己,才能使得別人不敢對他鄙視;一個人隻有自己不小看自己,才能擁有拚搏進取的心靈力量。
不要小看自己,這是一個人能最終取得成功的最大秘密。
情商點撥
我們總喜歡追求人生的“第一”,但並不是每次都能如願以償。有時,不是因為有事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自信,有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隻有相信自己,才能粉碎很多的“不可能”,最終開啟成功的大門。
學會和困難賽跑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個著名的“心理競賽理論”,它的核心內涵是:如果一個人學會了與自己的失望和恐懼賽跑,就一定能夠挖掘出驚人的潛能,戰勝困難,成為一個強者。它的發現者是一個叫蓋爾衛的美國人。
蓋爾衛曾經是一名運動員,後來在做教師期間研究心理學。在一個天寒地凍的夜晚,他應邀去參加一個朋友的生日聚會,獨自駕車通過緬因州的森林地帶。這條道路他走過很多次,就是在天氣好的白天,路上的車輛也很少,更不要說這嚴寒的夜晚了。他小心翼翼地駕駛著車子,祈禱車子不要拋錨。但是,當行駛了一半路途的時候,在沒有人煙的森林深處,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因為路上積雪太厚,在拐彎的時候,車子方向盤失靈衝到了路旁的溝裏。因為車速不快,人是沒有問題,但是車子是怎麼也開不上來了。
他做了兩種打算,一是耐心地等待經過的車輛;再就是步行去森林邊緣的電話亭求救。他估計拋錨的這個地點距離電話亭有30公裏,如果他步行去求救至少要3個小時,天黑嚴寒路滑不說,這個森林是出了名的熊窩,被熊侵犯的例子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在一進森林的路口就有提醒路牌。可是,如果等待經過的車輛,希望很小,誰會在這風雪嚴寒的夜晚走這麼危險的道路呢?再說,自己坐在這車裏就能夠耐得住寒冷嗎?
他想,先碰碰運氣,等等車輛再說。30分鍾過去了,整個森林沒有一點動靜,而他的身體也快凍僵了。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的結果隻有凍死一條路。
他換上運動鞋和運動眼,帶上一把匕首,走出車子,上路了。幸虧隨身帶有手電,可以給他帶來微弱的光明。盡管運動員出身的他懂得怎麼節約體力,但是,半個小時以後他還是氣喘籲籲了。
他頑強地堅持著,又走了20分鍾,實在走不動了,就停了下來。巨大的恐懼和疲憊撲麵而來,他心想,也許自己還沒走到電話亭就會凍死在這漆黑的森林當中。可是,如果不往前走,隻能是死路一條。他告誡自己,在這裏,發愁和畏懼是沒有用的,隻有往前走才是唯一的希望。這樣想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周身又有了力量,他鼓勵自己:再堅持走兩個多小時就能夠到達電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