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來的後來,因為王潭的媽媽要到更遠的沿海去打工,而王潭也要上學了,所以王潭又是和外公外婆生活了。也許是和媽媽見識過比村裏的同齡人更多的東西,王潭剛上學時表現比較好,挺得老師的喜歡,也算是對幼小的王潭的一點補償。
而小王潭也漸漸的在學習和生活中成長了。都說一個人的小時候常常影響他的一生,但一個人的成長,大事小事誰說得清呢?
王潭的成長中,小王潭,除了小小的“叛逆”,倒也和同齡人沒什麼不同,甚至有的時候也是外公外婆和老師眼裏的乖孩子。而他小小的“叛逆”也不表現為同齡人眼裏的那種不聽話,調皮什麼的。他隻是小小的對現實生活的疑惑,比如思考人生的意義什麼的,同齡人一閃而過的念頭,他會反反複複的思考,甚至搞得年紀輕輕的他,每每有些憂鬱。這不是他這個年齡該思考的問題,但他卻偏偏走上了追尋這個答案的路上。
他很小的時候,以為玩就是最好的。他長大一點的時候,以為喜歡一個人、能看到她就是最好的。等到後來,他又喜歡上一個女孩的時候才知道初戀很是扯淡。等他再大一點,他以為愛情才是最好的。可等到他一次戀愛都沒談到,他又迷惑了,人生是不是在愛情裏才能感受到意義?於是很長時間,他在等待愛情,因為他不主動。
王潭的小學在村裏上,初中在鄉裏上,高中在鎮裏上。等到了大學,終於在市裏上學了,這時他才得以在城市裏待,那是他小時最向往的地方。不過,同村的和他同齡的很多人都隻上到初中就輟學了,要麼就在高中時輟學了,少有和他一樣上了大學的。而在坊前大學的,就隻有他一個了。
王潭今年有21歲了,順利的讀大二了。他有時在深夜裏,宿舍的床上想想他的過去:激動過、傷心過,各種各樣的事也發生過,但這些不是每個人都要經曆的嗎?雖然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所不同,但都繞不開那些生活的煩瑣,逃不出那圍城之外。這是不是人類莫大的悲哀?每天都隻為了生存,而一生就隻能如此了嗎?
王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小時候的那次經曆。平時對那段經曆一片空白,那晚卻隱隱約約記起了些什麼,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腦海裏響道:“甘做庸庸碌碌的凡人嗎?不願意就去尋找答案吧!”其他的記憶就隻有一片屍山骨林、肉湖血海,最後這一切卻全都在亦瞬間亦萬年的時間下紛紛化為飛灰,而王潭內心也仿佛經曆了無數歲月般的滄桑了。
等這段記憶過去了,時間卻過了三天,他發現他正坐在教室上專業課。王潭很疑惑,他不是睡覺嗎?等下課,同學叫他去吃飯,他才反映過來。
那是他的一個不錯的朋友,叫楊吉。他先是叫王潭去吃飯,接著猛然抬頭仿佛自語道:“現在正常了。”王潭聽見了,就接上說:“哦,我今早開始就有些不舒服,沒事。”“哪裏,你前幾天開始就不正常了。”“好幾天了啊···”王潭拿起手機看了看時間:2014.10.30!也就是說他失去了這三天的記憶!王潭沒有再說什麼,隻是和朋友一起吃了飯以後就回宿舍上床裝午睡去了,但其實他是去理清思路去了。他感覺這些小時候夢裏的記憶對他太重要了。後來想完了,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