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若狂的少年想都沒想,直接就奔仙墟來了,也很快就在仙墟喪命了。
少年至死都不知道,巨蟒修士學校之所以答應他又提出這樣的條件,並不是心動了惻隱之心,而是壓根就沒想過要錄取他,甚至不關心他的死活。
這一切,都是那個漂亮的班花在後麵攛掇,隻為了滿足她喜歡看追求者為她赴湯蹈火去死的變態心理。
顧一淩又讀取了少年的一些其他的記憶,發現隻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完少年的一生:遇事,懦弱、忍讓,天真的以為隻要順其自然,總會有一天一切都會變得好起來的!
“嗬嗬,有意思,我居然附體在了這麼一個軟蛋身上,以後的生活怕是非常的精彩啊!”
顧一淩嘴角噙著冷笑,開始盤算著等下出了仙墟先找誰開始算賬。
熟悉顧一淩的人都知道,他專治各種斜眼病和不服,對於膽敢欺負他的人更是從來都是先小人後君子!
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又有道是,我從來都不記仇,有仇我當場就報了。而顧一淩則是有仇當場報一遍,並在心裏記著,等什麼時候有空了,閑得沒事了,再來報一遍......報仇有過日子的心,這就是顧一淩的有仇要先小人後君子哲理!
哪怕是對麵強大如可排山倒海、縮地成寸、肉體橫渡虛空的域外邪魔,顧一淩同樣讓對方落得不能全屍的下場,更何況是一般的人。所以一般頭腦正常的人都沒有願意和顧一淩結仇的。
而偏偏,他附體的少年由於太軟弱了,簡直仇家遍天下啊。
就說說眼前他就讀的零江見習修士學校好了,有印象的同學除了其中兩個之外,就沒有沒欺負過他的。
這節奏,收仇恨賬都能收到死啊。
不過,嘿嘿,顧一淩喜歡。
............、
顧一淩繼續整理少年顧淩留下的記憶,很快神色就變得古怪了起來。
順著顧淩最後留下的那絲奇怪的記憶,顧一淩很快就找到了上麵刻有‘仙法’的石壁,就在身旁的不遠處。
石壁在石室的左下角,末端就是一川天塹深淵,其下水霧蒙蒙不知其深幾許。深淵像是一條被鬼虎神工斬裂的橫縫,將石室完全分割成前後兩塊,常人望而生畏而不可跨越。
石壁的下方有一石桌、石凳、石壺、石杯,一套組合下來,整體像極了佇立在懸崖岸頭的觀景台。
巨大的石壁上連篇累牘,上麵鐫刻的是滿紙荒唐、稀奇怪異的話語:
叼可叼,非恒叼;鳴可鳴,非恒鳴;無,鳴天梯之始;有,鳴萬物之拇......
這念著怎麼這麼熟悉呢?
突然,顧一淩腦門靈光一閃,目光下移,直奔末尾而去。頓時就無語了,竟然是《道德經》!
《道德經》居然被翻譯成了這樣,這翻譯水平實在也太差了。
隻見末尾用華語寫著一段語錄:
本人李耳李伯陽,村人送匪號老子。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為我不能逢人就老子老子的占人便宜......
扯多了,言歸正傳。自倒騎青牛出關後,老聃我沿著古仙路,遊曆星空,走過繁華寂寥,曆經十宇八宙,於這一年這一月某一日來到天玄大陸,小歇半月,又於這一年這一月這一日複去。再次踏足無邊星空之前,留下《老子》天玄大陸譯文《道德經》一篇。
由於停駐時日尚淺,此地文字功底薄弱,譯文難免有差錯遺漏之處,還望創造性的閱讀......爾若識得吾之言語,就請取出文末鑲嵌於石壁之中的玉扳指一個,裏有老聃我息影一段、《道德經》一本,贈與爾,以銷寂寥!
文到此就戛然而止,顧一淩卻不由得啞然失笑。
原來那是《道德經》啊,怪不得讀著這麼熟悉。‘道可道,非常道’變成了‘叼可叼,非恒叼’。能把《道德經》給翻譯成那樣,老子的翻譯水平也實在太高了吧。完全是天玄大陸語言負八級的水準啊。
當然,那個恒字倒不是老子天玄大陸語水平的問題。事實上,《老子》也就是《道德經》,其原文本來就是‘道可道,非恒道’,後來在漢朝文帝時期為了避諱才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