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仲玉離開這座偏殿,來到了蓮花古寺最後麵的那座九重石塔前,他想起這座石塔內有一個地宮,那道黑影是否已經進入了地宮當中?他決定進塔一探究竟。
他邁步走進這座九重石塔中,開啟了地宮的那個機關,然後順階而下,一直來到那條幽深的甬道之中,在一連推開兩道石門之後,他又來到那間暗室。
暗室內,無數盞長明燈依舊在靜靜的燃燒,那名老僧依舊體態安詳的端坐在蒲團之上。
牧仲玉對這名老僧深施一禮,口中說道:“弟子魯莽,又來打擾,望大師勿怪。”
牧仲玉施禮罷,又察看了一番這間暗室,當他發現並無可疑之處後便準備離開,可是他剛一轉身,忽然聽到哢的一聲脆響,這聲響就發自這名老僧的身下。
頓時,牧仲玉瞪大了雙眸,他稍微忖度了一下,然後又抱拳對這名老僧說道:“大師,弟子得罪了,請您原諒。”
言罷,牧仲玉轉到這名老僧的身後,抱起老僧的屍體,把他挪到了一旁,待牧仲玉撤掉蒲團這才發現原來這名老僧端坐在了一口金井之上。
牧仲玉小心翼翼的打開金井,從裏麵取出了一個鏽跡斑斑的鐵函,他懷著好奇的心情打開了這個鐵函的蓋子,一座一尺高的小金塔出現在他的眼前。
在這個小金塔的底座上安放著一個紫檀小木盒,牧仲玉取出了這個木盒,輕輕打開盒蓋,他吃驚的發現在木盒裏還有一座小巧的玉棺,這座玉棺晶瑩剔透,製作非常精美。
當牧仲玉小心翼翼的打開這座玉棺,出現在他眼前的這件東西卻使他大吃一驚,原來這座玉棺內裝有一顆佛骨舍利。
這顆佛骨舍利在盞盞燭光的照射下散發出萬道璀璨耀眼的光芒。
“咦,為何這裏還有一顆佛骨舍利?”
牧仲玉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難道這蓮花寺中原有兩顆佛骨舍利,一顆被皇室迎請,另一顆則私藏於這金井中?
正當牧仲玉手握這顆佛骨舍利百思不得其解之時,燭光閃動,有一人進入了這間暗室,牧仲玉急忙抬頭望去,一名年逾花甲的僧人出現在他的眼前,而這名僧人正是他在五福客棧飯堂看到的那名僧人。
觀其身形,牧仲玉立刻明白了,剛才他看到的那道黑影就是這名僧人,他不禁微皺了眉頭,衝這名僧人冷聲說道:“你是何人?為何夤夜之間來到這座荒涼的寺院?”
乍見牧仲玉,這名僧人亦是一驚,不過他很快便平定下了心神,他對牧仲玉說道:“施主此話說的好生沒有道理,既然施主能來,為何貧僧就不能到此呢?”
聞言,牧仲玉更加皺緊了劍眉,他瞪起雙眸,說道:“我已經跟蹤你多時,你定是那安心不良之輩,你趁早如實招認,不然惹急了我,你定會後悔的。”
這名僧人聽罷,隻是輕笑一聲,他來到圓寂多年的那名老僧麵前,雙掌合十,低頭垂眉開口說道:“師兄,你我年少之時便在一起研習佛法,二十年前,你我分別,遍走四方,加持超度天下芸芸眾生,直到今日你我才又重逢再見,師兄放心,我一定將佛法發揚光大,造福天下眾生。”
牧仲玉在一旁聽罷這名僧人的話語後,心裏不由得暗暗想道:“這圓寂的老僧竟然是他的師兄,難道真是我誤會了他?”
這名僧人看到牧仲玉眼眸亂轉,遂正色說道:“施主,貧僧法號玄真,這是我的師兄玄月,我們出家人從不打誑語,貧僧不會欺騙你的。”
“那好吧,我暫且信了你,你來到此處就是為了見你的師兄嗎?可惜他已經圓寂了,你撲空了。”
這名僧人輕輕搖頭說道:“生死即涅槃,貧僧沒有撲空。”
對於這些佛家道理,牧仲玉不能完全理解,於是他輕皺眉頭,問道:“你的意思是涅磐重生嗎?”
這名僧人微微一笑,回答道:“佛經傳說鳳凰乃是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載,它就要背負著世間的所有苦痛與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的終結換取世間的祥和,同時它的肉體隻有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礪,才能使其羽更加豐美,其音更加清亮。”
聽罷,牧仲玉沉思片刻,而後臉上現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他對這名僧人一抱拳,說道:“我懂了,剛才我出言魯莽,望大師見諒,這顆舍利是我在金井中發現的,它本是佛家的聖物,所以請大師妥善保存,我不便打擾,先行告辭了。”
牧仲玉說罷,又衝這名僧人一拱手,之後便轉身離開了這間暗室,這名僧人望著他的背影,不由得皺緊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