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1 / 2)

神曰:“三千年一小劫,三萬年一大劫九千年一塵劫,九萬年一浩劫”

也許曆史以來從來沒有這個國家——虞國,可這個故事卻被人們廣為流傳。

自伏羲掌管神界,女媧掌管人界,神農掌管獸界後的人界第一個夏朝開始正式進入世襲製。當堯還在世的時候,中原大片土地洪水成災,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淹沒了房屋,百姓流離失所,很多人隻得背井離鄉,水患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堯決心要消滅水患,於是就開始訪求能治理洪水的人。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邊,對他們說:“各位工臣,如今水災臨頭,百姓飽受流離失所的苦難,我們必須要把這大水治住,還天下百姓一個泰平的生活,你們覺得能來當此大任呢?”

工臣們低聲麵麵交流,於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都推舉鯀。可堯一直覺得鯀這個人不可信,甚至從來不重用,而眼下沒有更合適的人選,隻能暫且將治水的任務委任於鯀。

然而鯀正是大禹文命的父親,前身正是天界的神,可因觸犯天規,沒有掌管好天界的天水,天界的水湧入江海,喚作大雨,成了人間的水災,於是被伏羲將於人間來治水。可謂是做錯的事得彌補,但這個錯誤卻是越補越難看!

鯀治水治了九年,大水絲毫沒有消退,鯀不僅沒辦法,而且消極怠工,拿國家這一艱巨的任務當兒戲。後來舜開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問題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鯀的職務,將他流放到萬靈山,後來鯀就死在那裏。

本可以回天界的鯀,在人間也沒用立功,於是接著被伏羲指令常年鎮守萬靈山,並且生生世世不得私自離開萬靈山。然而萬靈山正是各個想要修仙成為神必須化劫度難的一個地方。從此鯀化名為葉盛,成了人界唯一一個半神的人物。

從那以後的幾千年裏,天地間發生了很多變化,妖魔群起,禍害人間。可幾千年裏的神魔兩鬥,人間幾乎是生靈塗炭。而此時天地間修為最高的後輩,也是未來的玉皇大帝,如今的天帝,帶領眾仙平了神農管理不當的魔獸。

但為此也付出了天帝自身的護體的九龍,為讓這九條龍重新曆練修為,還需不斷磨練。

一次,大禹被任命治水,子繼父業。大禹是一個賢良的人,他並不因舜處罰了他的父親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務。他暗暗下定決心:“我的父親因為沒有治好水,而給人民帶來了苦難,我一定努力再努力。”可是天意弄化人。。。。。

大禹帶領著伯益、後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走遍了當時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就連鳥不棲息,魚不逗留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大禹感到自己的父親沒有完成治水的大業而空留遺憾,而在他的手上這任務一定要完成。

他沿途看到無數的百姓都在洪水中掙紮,他一次次麵對被洪水弄的妻離子散的人而流下了自己的清淚,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識的和不相識的人都會向他獻上最珍貴的東西,當然他不會收下這些東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實在太濃太濃,這也倍增了他的決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