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過是點綴的池塘就如此規模,其他的可想而知。
新建伯府出於朝廷的恩賜,所以土地由政府劃撥,無須本人出錢購買。其中主要建築的資金也由政府來出,但對規模建製是有規定的,擴建部分的資金自然是王陽明自己掏腰包。
那麼,王陽明的資金是怎麼來的呢?建築如此龐大的建築群所需要的資金可不是個小數目,那是說出來就能讓土豪都要目瞪口呆的巨額財富。
王陽明家族在浙江的確經營多年,但並未積累多少財富,這從他出生時所住的竹樓還是租賃的就可以知道。他新建伯的俸祿也不過是一千石糧食(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幣不過是45萬元),顯然,這點錢連他府邸全部使用頂級的楠木的錢都不夠。
唯一的可能就是,王陽明取走了朱宸濠在南昌城府邸的巨額財富。朱宸濠在南昌城經營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可以敵國。而這批財富自朱宸濠被擒後就無影無蹤。王陽明攻進南昌城後,寧王府起火。他迅速命人撲滅大火,然後清點了寧王府。或許就是在這一行動中,他把朱宸濠的財富據為己有。
這當然隻是個猜測,不過卻最接近真相。不然,我們就無法理解王陽明從哪裏來的巨額資金建築他的伯爵府。
當然,王陽明並沒有做錯什麼。因為這筆財富不被他拿走,也會被後來進入南昌的張忠和許泰拿走。即使張忠和許泰把財富交給朱厚照,朱厚照也不會將其用在正途。況且,王陽明力挽狂瀾,拯救了中國南部的蒼生,這份財富,他受之無愧。
再來看王陽明的婚姻生活。
王陽明最吊兒郎當的弟子王艮說,偉大的王老師共有六個老婆(一妻五妾)。大老婆諸氏在1525年去世之前,王陽明就已經陸續納了五個小老婆。有姓可考的是姓吳的女士和姓陳的女士,其他人就不知道了。古人納妾很正常,尤其是王陽明這樣的人物,而且諸氏自1525年離開人間時都沒有生過一個孩子。害得王陽明在1521年受封新建伯時還要把自己兄弟的孩子認成幹兒,以受皇帝另外的賞賜:錦衣衛職務。
但在1526年,也就是諸氏去世的一年後,王陽明的一個小老婆生了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王陽明留在世上的獨苗王正億。
有一份王陽明弟子們編纂的資料試圖證明,這個孩子是王陽明在諸氏死後納的第一個妾所生。而這位妾是王陽明一生中的第二個女人,再無第三個。
這種辯護根本沒有必要,因為有確鑿的曆史資料證明,王陽明死後,他的家族發生了內鬥,而在內鬥中扮演主力的就是眾位夫人。內鬥的原因很明顯:
爭奪王陽明的遺產。
這種辯護沒有必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王陽明並沒有因為有很多女人而讓他的光環蒙塵。
最後再看王陽明的家長角色。確切地說,王陽明是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但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他似乎天生就不具備管理家族的能力。
王陽明共有兄弟四人,他是老大。三個弟弟是王守儉、王守文和王守章,他們後來都住在他超豪華的伯爵府中。在這座府裏,不但有他們王家的各個分支人員,還有他那幾位小老婆的七大姑八大姨,更有他的幾個弟子和家人。王陽明向來是把府邸的事務全權交給一個總管家,但王陽明識人不明,這個老管家在王陽明死後王家陷入財產爭鬥的危機時,束手無策。王陽明的弟子錢德洪本來負責王陽明的親生兒子王正億的教育工作,想不到所有人都把這個孩子當成財富的源泉,紛紛想控製他。以至於王陽明的弟子們好不容易才把王正億從那個不祥的伯爵府搶救出來。
表麵上看,王家後來逐漸衰落是內部爭鬥和當地討厭王陽明心學的地方官合力的結果,實際上,王陽明如果能把戰場上十分之一的能力轉移到家族事務上,他的家族也不會有內訌。
這就是王陽明的另一麵。然而,這不可能也永遠不會讓他作為心學大師和用兵如神的軍事奇才的名譽受到任何損傷。恰好相反,正是這種人人都會有的人性中的負麵因素,才讓王陽明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印象:他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性情中的凡人,而不是什麼在神壇上一本正經的神奇聖人。王陽明的另一麵更告訴我們:人人都有缺點,但如果能全心全意發揮良知的力量,人人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