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與前清王妃的一段舊情(1 / 3)

這位前清王妃名叫唐怡瑩,末代皇帝溥儀的親弟弟愛新覺羅·溥傑的第一任妻子,張學良的情婦。

唐怡瑩又名唐石霞,姓他他拉氏,貨真價實的滿清八旗子弟。他們家是滿洲鑲紅旗紮庫木世族,曾祖父是裕泰公,曾任湖廣、甘陝總督二十多年,到她爺爺長唦那一輩當過戶部右侍郎,都是清朝的高級領導幹部,父親誌錡沒趕上好時光,戊戌政變逃往上海,最輝煌的業績是當過清朝駐西藏大臣。但是這個家族最著名的還不是這些省部級幹部,而是他他拉氏的兩個女兒,光緒帝的瑾妃和珍妃,她們是唐怡瑩的親姑媽,這姐妹倆可是近代史上的名人啊。

唐怡瑩1904年出生,她出生的時候,姑姑珍妃早已經在四年前被慈禧太後派人推入皇宮的一口井中死去,她沒有見過這個傳說中很美麗的五姑媽,四姑媽瑾妃倒是經常能見到。這兩個姑媽是同父異母,所以長得不太一樣,四姑媽瑾妃長得有些矮有些胖,慈眉善目的,很喜歡唐怡瑩,總喜歡把這個可愛的小侄女帶到宮裏去。按照清朝皇族的稱呼,唐怡瑩應當管瑾妃叫“姑爸爸”,因為後來總是跟在瑾妃身邊,唐怡瑩索性就叫瑾妃“親爸爸”,這個稱呼是光緒對慈禧的特殊稱呼,唐怡瑩之所以敢於抄襲皇上對太後的叫法,因為她的姑媽那時候已經是太妃了,她跟著姑媽在宮裏長大,沒有孩子的瑾妃拿她當做自己的女兒。

唐怡瑩和溥儀關係很好,算得上青梅竹馬的好夥伴,甚至,她差點嫁給溥儀,他們互有好感,有人曾經提議,讓唐怡瑩參加秀女競選活動吧,如果讓溥儀從秀女中選挑後妃,一準能挑選上她。瑾妃因為有了自己和妹妹一生的悲慘經曆,堅決不讓自己疼愛的小侄女再步自己的後塵,她不許唐怡瑩參選秀女,主動放棄給溥儀當後妃的機會。

如果唐怡瑩和溥儀結成姻緣,曆史或許是另外一種寫法。

沒有嫁給溥儀,最終卻嫁給了溥儀的弟弟溥傑,這也是瑾妃一手策劃的。

唐怡瑩十四歲那年就被瑾妃通過指婚的方式許配給十一歲的溥傑。

十四歲的女孩子已經到了懷春的豆蔻年華,十一歲的男孩子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當小男孩溥傑向指婚人瑾妃叩頭謝恩之後,帶著厚重的聘禮,穿著前清的冠袍帶履,在一大幫王府護衛、官吏、首領、小太監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隊伍來到唐怡瑩家納聘的時候,唐怡瑩心裏沒有一絲快樂。在後宮,她經常能見到比自己小三歲的溥傑,對他一點感覺都沒有,她不想嫁給這個小屁孩,一想到將來要給溥傑小朋友當媳婦,她心裏就很煩,煩得沒抓沒撓的難受。

作為唐怡瑩來講,她嫁給誰自己說了是不算數的,她別無選擇將來必須嫁給溥傑。1924年1月12日,溥傑十七歲,娶了二十歲的唐怡瑩,兩個人正式結為夫妻。

兩個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樣,溥傑性格儒雅很有修養,唐怡瑩從小在瑾妃身邊長大,性格很像皇宮的格格,經常會蠻橫霸道不講理,搞得婆家人對她很不滿意。唐怡瑩也委屈啊,她覺得自己嫁給溥傑本身就是一大委屈,她根本就不愛他,憑什麼要嫁給他。

其實兩個人有許多共同的愛好,比如都喜歡藝術,都愛好書法繪畫,但是兩個人溝通比較少,婚後生活並不幸福。溥傑喜歡的是溫柔賢惠一些的女人,唐怡瑩喜歡的是有陽剛之氣的男人,兩個人同床異夢。唐怡瑩是個天生愛做夢的女人,盡管已經是前朝皇室的王妃了,是前朝王爺的福晉了,她還想找一個自己的夢中情人。

那個時代傳媒業很不發達,她想尋找自己的偶像,也隻能從報刊上找尋。她喜歡讀報,從報紙上認識了張學良,於是一廂情願地暗戀上他,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偶像。隻要見到報刊上有張學良的消息,哪怕是隻言片語的簡訊,哪怕是圖片新聞,她都要悉心剪下來,粘貼到一個特製的本子上。每天,從報紙的字裏行間尋找張學良的消息成了她生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隻要這一天有張學良的新聞,她會感覺很快樂,如果幾天不見他的消息,她就會變得心情鬱悶,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情緒也會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