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再生事端(1 / 2)

候夏的傷勢一日比一日好,蘇丫也不再粘著他不肯離開,蘇敏兒便趁了個明媚的天氣,帶她去轉轉上京城.

她是昏迷著進的上京城,前些日子也一直養傷心情也不佳,現在一應事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她有了心思去看看這天子這城的真實模樣.她曾經問過候夏,上京城是什麼樣?候夏回憶著隻說人多車多沒啥好看,可是她還是好奇,不看一看,終究不甘.

春日初雪盡,人間芳菲來.

今天正巧是大長公主劉巍在城外淺色小築設海棠宴的好日子,各府各院外,滿大街華服雲髻的婢女候在馬車儀仗前,扶著精心妝扮過的貴女名媛小姐們娉婷搖曳地登上富麗堂皇的車駕中,隨侍護衛的家將仆人騎馬隨行,浩浩蕩蕩,香車怒馬.

正因為大家都趕出城去赴宴,所以蘇丫才能逛得盡興,蘇敏兒穿著銀緞繡海棠纏枝素理的廣袖衫,玉粉色抹胸配湖藍曳地長裙,圍著同色係的絹帛。倆個乘坐的馬車停在長安街南頭的牌坊邊上,避讓著出城的車架人馬,蘇丫攪了簾,正一臉好奇地衝著外麵觀望熙熙攘攘,連綿不絕的車駕。

打頭出去的是一等公候秦國公的家眷,他們家車架上插的是吳茱萸,秦國公府如今有三位待字閨中的小姐,一嫡兩庶,秦家三位小姐以詩書禮儀名響上京城,相貌清秀婉約,素有文人之家的風範。

騎著朱紅馬隨後腰係玉帶的那家,是泯王的家眷,泯王自己都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郞,自然沒有待家閨中的小姐,隻納有一位側妃柳喧,他們是應大長公主邀請純粹赴宴去吃吃喝喝的。

第三列儀仗過來的時候蘇敏兒埋頭理著並不褶皺的裙擺,沒有細說,蘇丫隻見到一鮮衣怒馬的闊臉家將一馬當先,後麵跟著一輛以蘇式雙麵繡剌出金色爪菊的貢絹遮門的馬車,馬車的頂上鑲著雞蛋大小的琉璃珠,馬車後麵跟著二十來個身穿鎖甲的兵士,看排場比起前頭泯王家的儀仗也不相上下,應該是王候之家吧。蘇丫就盯著那馬車瞧,當然也看不出來誰家,蘇敏兒不說,她也沒想起來問。

後麵依次就是中書令,三部侍郎,以及各方封疆大吏,最後麵是一群綿衣倫巾,舉止文雅的書生。

待這些車駕徐徐而去,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蘇丫剛開始瞧著新鮮,還目不轉眼地盯著蘇敏兒聽解說,到得後來,簡直已經對這富麗堂皇的馬車生出亂花迷眼的感受,上下眼皮子都快耷成一塊兒了。

天像是蘸著飽滿的藍畫上的晴,蘇敏兒戴了帷帽牽著蘇丫下了馬車,一路步行著遊玩。

長安街道能容八馬縱行,地上鋪著打磨得圓潤的青石條。寬大的街道兩旁,密密的屋舍連幢飛簷,望不到邊際。染上早春初陽暖色調的灰瓦片似乎也鍍上了微光,往來穿梭為生計忙乎著的市井平民接踵摩肩,沒有刻意壓低掩飾的買賣談話聲流似開閘下堤的洪流,耳朵邊上全是一片嗡嗡作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