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第一張唱片‘紅塵滾滾’開路,林鴻的信譽度在歌壇樂壇好的出奇,再加上現在他的名氣增長了這麼多,所以倒也不用擔心會出現以前的慘淡銷量。
果然,‘匆匆那年’上架的當天就斷貨了,首日賣出去三十萬張唱片,這還僅僅是在京都一個城市。
其他城市原本定好的下午上架,此刻卻也不得不延遲!沒辦法,誰會想到一下子能夠賣出去三十萬張,就這三十萬還是林鴻本人對於唱片比較自信,提前考慮到這方麵的問題。自己出資加量生產製作的。
如果按照平常的流程走,初期最多也就製作個十五萬張左右,否則的話公司很容易擔風險。畢竟要是賣不出去那麼多,投出去的錢豈不是全都瞎了。
其實,剛聽到唱片斷貨的時候,林鴻整個人也有點發愣,想來他的首張專輯發行的時候,第一天好像隻賣出去了七十多張。盡管後來憑實力打開市場,銷量有所改變,但那最多的一天也不過是十一萬張。
至於如今這樣不到一上午的時間就售出三十萬張唱片,聽起來更像是華語歌壇的一個神話!
“馬上加班加量製作!”紅華影視公司的老總張紅花發話道!他們公司資源龐大,老牌明星也多的是,但是近年來新捧出的一批藝人當中,能夠像林鴻這樣出眾的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他對林鴻非常關注。
聯係了三家唱片公司,日夜趕製,到了晚上總算又賣出去了十幾萬張。第二天華夏全國各地上架,銷量是蹭蹭的往上漲,截止當天晚上九點鍾,賣出一百一十萬張左右,是首日銷量的兩倍之餘。
到了第三天略有減少,各地商鋪賣出八十萬張。
第四日,滿打滿算還不到五十萬張。
有過頭次斷貨的情況作為警告,人們自然是趕早不趕晚,不管是本身喜歡聽歌的,亦或者打算收藏和送人的,幾乎都在前五天之內購買回了唱片。
所以,一個禮拜的時間下來,林鴻新唱片‘匆匆那年’的總銷量達到了恐怖的三百四十萬,比‘紅塵滾滾’兩周的銷量加起來乘以四倍還要多上許多。
當然,這並不是說第一張唱片的總體質量不如第二張,要怪隻能怪林鴻曾經的名氣不如現在,說起來這第一張唱片至關重要,必不可少,不僅為他打開了樂壇市場,還為他贏得了未來歌王的榮譽稱號。
況且,現在身價水漲船高,愛屋及烏的現象也很普及,有的人是真正喜歡林鴻的歌曲,而有的則是因為他演的的電視劇,亦或者喜歡他這個明星本身。
就像現在,林鴻的第二張唱片‘匆匆那年’一出,早先發行的第一張唱片‘紅塵滾滾’也逐漸被人們翻出,很多從來沒有聽過它的聽眾在第一次聽到時,都會感歎自己以前怎麼會錯過了這麼好的一部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