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送衣(2 / 2)

夏衿抬眼看去,隻見包袱裏不光有當時岑子曼叫人拿出來給她挑的五六套衣服,還有七八身顏色鮮亮的,一看那各種紅色,就知道是從岑子曼的衣服裏挑選出來的。她不由得感激宣平候老夫人想得周到。

要知道,岑子曼那些素色衣服,都是特意為祭祖而做的。要是直接把它們送到夏宅裏來,就算夏衿不迷信,也終歸覺得不吉利。

現在加了大半豔色衣服進來,那種感覺就沒有了。

舒氏看到這些衣服,無論是料子、繡功,都精美得不行,她話都說不利索了:“這、這……這怎麼好意思?這實在是太貴重了。”

“令愛可是救了我家姑娘。我家老夫人說了,便是送再多東西,也不足以表達她的感激之情。”陸嬤嬤道。

說著她向另兩個婦人招了招手。那兩個婦人上前,把手裏的包袱打開,幾匹鍛子從裏麵露了出來。

陸嬤嬤又道:“那些衣服,雖沒上過身,卻是原來幫我家姑娘做的,終究不成敬意。這幾匹綢緞,是禦賜之物,夏太太用它們給夏公子和夏姑娘做幾身衣服罷。”

舒氏一聽還是禦賜之物,更是惶恐,百般推辭感激。

陸嬤嬤跟舒氏有來有往的客氣了幾句,便示意那些婦人把東西放下,笑道:“東西送到,我還得回府上給老夫人回話去,告辭了。”說著施了一禮,便要離開。

舒氏隻得送她們離開。

這時夏正謙才匆匆從前麵回來,問道:“怎麼回事?”

舒氏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指著滿屋子的東西道:“你看看,這些都是宣平候老夫人派人送來的,說是感謝咱們衿姐兒救了她家孫女。”

除了剛才陸嬤嬤點出來的那些衣服和料子,屋子裏還放著幾匣子點心。

夏正謙也是見過些世麵的人,看到這些東西,倒不像舒氏這樣惶恐,隻對舒氏道:“趕緊收起來吧。”

舒氏趕緊叫了幾個可靠的下人,把這些東西搬到清芷閣去。

夏正謙抬眼看向夏衿,目光極是複雜。

這個女兒出去一趟,便又折騰出這麼些人、事、物,真叫他不知如何是好。

“拿那些料子,給自己好好做幾身衣服吧。”他對夏衿說了這句話,便轉身回杏霖堂去了。

“爹這是……什麼意思?”夏祁沒看懂夏正謙的表情。

夏衿也沒看懂。不過她不是個愛糾結的人。隻要夏正謙不懷疑她是穿越的,這就沒問題了。

她對夏祁笑道:“不知道。走吧,剛才那裏麵有一匹藍色的料子不錯,我叫娘給你量身,做兩套衣服出來,過一陣春闈的時候你好穿。”

“前幾天才做了新衣呢,怎麼又做?”夏祁一麵嘟囔著,一麵被夏衿拖走了。

去到清芷閣,夏衿很意外的發現董方竟然也在。她正拿著一件紅色的裙子,在自己身上比劃著,嘴裏還說著什麼,眼眸是從未有過的清亮。看到夏衿和夏祁進來,她飛快地將裙子放到桌上,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轉過身來笑著招呼兩人:“夏少爺,夏姑娘。”

公子、少爺的稱呼,與夫人、太太一樣,都是有講究的。

一般來說,丈夫或兒子有官職,地位高者,才能被稱為夫人;普通人家的婦人,隻能叫太太;同理,官宦人家的孩子,才叫公子;老百姓家的,則叫少爺。

當然,這並不是朝庭規定,而是民間約定俗成。

不過隨著時代的遷移,夫人、太太的稱謂仍然嚴肅按規矩執行;公子、少爺的稱謂,卻是有所改變。比如彩箋叫羅騫為公子,待喚假扮男裝的夏衿時,便也會稱她一聲“公子”,以表示尊敬。否則,這麵叫著羅騫“公子”,轉頭就叫坐在對麵的夏衿為“少爺”,這便明晃晃地暗示夏衿的地位比羅騫低一大截,赤裸裸的打臉,是極不禮貌的。

如今董方叫夏祁“少爺”,夏衿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畢竟他們隻是普通人家。但這“少爺”“姑娘”前麵還帶著姓,怎麼聽她都覺得別扭。

屋裏除了舒氏和董方,就還有菖蒲一人在。

舒氏見兒子和女兒進來,抬臉笑道:“董姑娘正給我說這些料子好在哪裏呢。”說著又歎道,“這些好料子,我可是第一次見,真是開了眼了。”

“我也是以前跟我爹去京城時見過,了解一點皮毛而已。”董方謙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