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磕頭(1 / 2)

“你……”婁三爺沒想到這姑娘如此大膽,竟然去摸他大哥的手,伸出胳膊一把將夏衿的手拂開,叫道,“喂,你這女人怎麼回事?知不知道什麼叫廉恥?男女授受不親你知道麼?”

夏衿拿脈極快,這幾息功夫的時間,就把病人的病情摸得差不多了,如何救治這人,她心裏也有了數。

但她惱這姓婁的男人說話難聽,將臉一沉,道:“醫者父母心。我是因為這是一條人命,才不顧清譽出來治病。既然你不信我,我父親不在家,我師兄沒把握,還請你們將病人抬出去,另請高明。”

說著,她又對旁觀的眾人行了一禮:“請各位作個見證,這位是不信我們,並不是我們不治。如他家病人有什麼事,與我杏霖堂無關。”

說著,她轉身就往外走。

屋裏的人俱都麵麵相覷。

原來大家也是跟婁三爺一樣的想法,就覺得這麼個小姑娘,怕是連字都不識幾個,卻跑到這裏來裝模作樣地給人看病,簡直是草菅人命。

可現在聽夏衿說的話,以及她這通身的氣質和氣場,穩重自信,說的話條理分明,極有水平,倒叫他們將信將疑起來。

“你……你真的能治好我大哥的病?”婁三爺急了,追著夏衿的背影問道。

夏衿停住腳步,轉過身來,淡淡道:“我可不敢打包票。”

“好。”婁三爺看看自家兄長臉已經變得茄紫色,眼睛翻白,眼看就要不行了,他一咬牙,抱拳拱手,“還請姑娘給我兄長治病。如能治好,我不但厚禮相謝,更為我剛才言語上的冒犯,給姑娘磕頭賠罪。”

夏衿不再理他,走過來對邢慶生道:“我說,你下針。”

邢慶生早在婁三爺跟夏衿說話的當口,就把剛才下的針給拔出來了。此時聽到夏衿的話,他沒有絲毫猶疑,拿著針做好了下針的準備。

“俞府、天突、膻中、肺俞、三裏、中脘。”

夏衿說得快,這邊邢慶生的手也不慢,兩人一個說一個找準穴位下針,片刻功夫,幾個穴位上就紮上了銀針。

夏衿微點了點頭。

難怪夏正謙這麼喜歡這個徒弟,邢慶生確實有幾分本事。剛才這幾針,下得極準,而且下針的手法既快又穩,很是不錯。

“景和,點香。”她轉頭吩咐道。

古代常以香來計時,這醫館裏,倒也備有這東西。景和飛快地找出香來點燃,放到旁邊的桌上。

夏衿估計著時間差不多了,對邢慶生道:“每一柱香撚轉行針一次。現在可以撚了。”

邢慶生趕緊去撚轉行針。

夏衿看旁邊案上放有筆墨紙硯,走了過去。菖蒲趕緊上前倒水磨墨。夏衿提筆寫了一個方子,遞給景和:“去抓藥。”

景和接過方子便去了隔壁藥鋪。

而這邊,在景和撚轉了三次針後,那氣喘病人的臉色似乎慢慢好轉起來,喉嚨裏發出的聲音也沒那麼響了。邢慶生放開撚針的手,用袖子抹了抹額上的汗。

他雖聽說小師妹愛看藥書,但學醫豈是那麼容易的?他跟著師父學了十年,也不過是剛剛入門,懂些皮毛,所以他根本不相信師妹真的懂醫。而且夏衿出手救治病人,冒的風險太大——

不治,即便對杏霖堂的聲譽有礙,那也不是大問題。以後多治好幾例疑難雜症,名聲便又回來了。至少杏霖堂對病人不用負什麼責任。可要是任由夏衿出手去治,萬一治壞了,一個沽名釣譽、草菅人命的罪名是跑不掉的,沒準還要吃官司。如果那樣,杏霖堂就真的完了。

但剛才那情形,卻容不得他說什麼,雙方都在話趕話。他要是勸師妹別治,如果婁大老爺就此死了,這拒診的後果,也不比師妹出手把人治死好到哪裏去。

所以他隻好執行命令。

好在情況沒他想象的那麼糟。師妹竟然會醫術,而且病人在她的救治下,眼看著有好轉的跡象。

“看,快看,他的臉色好轉了,氣也沒喘得那麼急了。”旁邊的病人看到婁大老爺情況越來越好,也高興萬分,議論之餘,都將目光投到了夏衿身上,心裏感慨:沒想到夏郎中的女兒醫術也如此高明。

夏衿卻對這些人的目光置若罔聞,專注地看著病人的變化。過了一會兒,她對邢慶生道:“準備針,再紮。”

此時邢慶生對夏衿的信心已大增,連忙從針盒裏將針拿出來,全神貫注作好紮針準備。

“膏肓、氣海、關元、乳根。”夏衿道。

邢慶生手中的針再次準確地紮到病人身上。

這些針紮完,又撚轉兩次後,病人的情形再一次得到緩解,整個臉色已恢複正常,喘氣的頻率也大大降低,喉嚨裏的聲音也漸漸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