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猜出(1 / 2)

夏衿不知道羅騫會如何給羅宇下藥,她也不想知道。她隻需要知道羅騫辦事靠譜,不會連累她就行了。

將藥交給羅騫之後,她便回了家。

第二天夏家一切如常,夏正謙吃過早飯就去了醫館,舒氏聽管家婆子回話,夏祁回院子裏苦讀,夏衿則將椅子搬出來,坐在院子裏繡花——古代書籍少,她沒多少書可看,能打發時間的,就隻有繡花了。

而羅府裏,羅夫人看著兒子吃了一碗燕窩粥,這才放心地回正院去,理一理家事。

“夫人,張昌來回話。”婆子掀簾進來,走到她跟前小聲道。

張昌是被派去打聽夏衿事情的下人。

羅夫人擺擺手,止住那來回事的管家娘子的話頭,道:“你們先回去吧,有事下午再來回。”

管家娘子們答應著退了出去。

羅夫人看向婆子:“叫張昌進來。”

張昌進來後行了一禮,並不敢抬頭張望。

“說吧。”羅夫人道。

張昌道:“稟夫人,小人跟夏家的幾個下人都打聽了,夏姑娘平時十分規矩,很少出門,就是宣平候府岑姑娘在時,出門的次數多一些;岑姑娘走後,她也就受林家之邀,跟著公子和夏公子一起去了一趟桃溪。除此之外就是她祖母去世,回了大房那邊哭喪。”

羅夫人的眉頭皺了皺。

要是這樣說,除了桃溪那次,夏衿跟羅騫見麵也就是宣平候府宴和羅府宴,而且這兩次宴會都有一群人在場,他們兩人不可能有說話的機會。

“再去好好查一查。”她道。

她自己的兒子她了解。羅騫根本就不是那等膚淺之輩,不可能連麵都沒見上幾次就要娶人家。更何況,夏衿又不是容貌特別出眾,能將男人迷倒的女子。這兩人,肯定在什麼時候有過深入的來往。

張昌猶豫了一下,似乎有話要說。不過他終是什麼都沒說,答應了一聲便要告辭。

“你有什麼話,盡管說來。即便說錯了,我也不怪你。”

張昌隻得停住腳步,低頭道:“夫人也知道,小人跟衙門裏的張捕頭是結拜兄弟。昨日去他家喝酒,聽他誇夏公子醫術了得。原來公子被送回來的那日,玉膳齋來了四個人……”

他把那日有人得了癲癇,夏衿將其救了一命的事說了一遍,末了又道:“本來這事不算稀奇,夏公子的醫術,夫人都是知道的。可張捕頭說了一句話,卻讓小人心裏犯了嘰咕。他說:‘夏公子的腳程還真是快,那****多從玉膳齋離開時,他還在酒樓裏頭跟董掌櫃說話哩。可等我在路上聽說公子受傷,趕到府裏給大人道惱時,他竟然已在府裏給公子治傷了。’”

說到這裏,他抬頭看了羅夫人一眼:“夫人可還記得?那日公子被送回來,夫人急得不行,一麵派人去請丁郎中,一麵叫小人去夏家請夏公子。小人恐別人辦事不力,便親自去了夏家。是小人親手從夏家內宅裏把夏公子拉出來的,當時他還穿著家常衣裳,在書房裏專心念書呢。”

羅夫人怔怔地望著張昌,片刻後猛地一悟:“你是說,在同一時間、不同的地方出現了兩個夏祁?”

“小人不敢確定。”張昌道,“快馬加鞭抄近道從華坊街回夏家,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

羅夫人冷哼一聲:“從華坊街到咱們這裏,有近道嗎?”

張昌抹了一把汗:“小人沒聽說過。”

羅夫人便不說話了,微眯了眼,坐在那裏半晌沒有動靜。

許久,她長歎一聲,開口道:“看來,她是常扮成她哥哥的樣子在外麵行走了。我說呢,夏祁一麵要跟崔先生念書,一麵還有時間和精力去打點知味齋和玉膳齋的生意,他也忒能幹了點,以崔先生那脾氣,竟然不訓斥他,原來原因竟在這裏。那打理知味齋和玉膳齋的,想必是夏姑娘了。如此,騫哥兒被她勾得魂不守舍就說得通了。為了開那知味齋,騫哥兒整日往城南跑,兩人一天恨不得見個兩三次麵,還有什麼情生不出來?”

張昌聽了這話,恨不得立刻消失不見。這等話可不是他一個下人能聽的。以後羅夫人想起來,還不定怎麼打發他呢。

羅夫人說完那番話,又坐在那裏默想了一遍,確定這件事十有八九是她所想的這樣,這才對張昌道:“行了,你去吧。”

張昌抹了抹額上的汗,退了下去。

羅夫人站起身來,往羅騫那邊去。

羅騫本來就失了血,身體有些虛。昨晚又折騰了一整晚,不大受得住。這會子吃過早飯喝了藥,便躺在床上補眠。羅夫人雖滿肚子的話要問他,可看他這樣,不忍心叫醒他,少不得坐在那裏守著,等他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