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離開(2 / 2)

臨行前,羅騫半夜到夏衿的屋頂來敲瓦,想與她告別。夏衿倒是出來了,不過隻與他在隔壁的院子裏說了幾句話,便回了家,態度雖說不上冷淡,但也沒有了以前那種情意綿綿的感覺,弄得羅騫十分失落。

羅騫的離開,絲毫沒有影響夏衿的生活。她仍是時不時到點心鋪和酒樓去逛一逛,其餘時間就呆在家裏。

“娘,咱們家有多少積蓄了?”那日,看舒氏清查一年來的帳目,夏衿問道。

舒氏斜她一眼:“你問這個幹什麼?反正不少你吃穿就是了。”

“咱們現在還是租著別人的宅子住啊,你們沒想過買房子嗎?”夏衿問道。

當初羅夫人拜托宣平候老夫人幫羅騫說親,夏衿是在場的。如今羅維韜上京去活動,跟他關係一向不睦的羅夫人竟然也跟去,還以看望外祖母為借口,將羅騫也帶去。羅騫本人沒有多想,但夏衿卻是能猜到幾分緣由。

在她想來,沒準過年回來時,羅騫就會歉意地跟她說,他拗不過母親,所以跟別的姑娘訂親了。

想想自己家還住著羅騫的房子,占著他的便宜,夏衿就渾身不自在。如今夏家也有錢了,分家時分得的田地和鋪子有一定的收益,夏正謙的杏霖堂一年也有上千兩銀子的收入。除了一家子的嚼用和夏祁的筆墨錢、送崔先生的禮,應該還餘不少。買房的錢夏家還是能拿得出來的。

她自己手上倒是有銀子,但一來由她出錢買房,夏正謙和夏祁一定渾身不自在,會傷他們作為男人的自尊和麵子;二來,夏衿還想用手裏的錢,幹一票大買賣。

說起這事,舒氏就歎氣:“想啊,怎麼不想?有時候你爹想得晚上都睡不著覺,總覺得咱們住在這裏,是占了羅公子的大便宜。

可咱們這杏霖堂,好不容易在這一處打出了口碑。這地方的人手頭寬裕,教養又好,你爹現在雖然要操心的事情多,可比以前呆在仁和堂還要舒心,收入也不止多了一倍。要是搬到城南、城西去,生意肯定大受影響。隻是這城東地價貴,咱們現在還買不起。即便買得起,也沒人肯賣呀。”

夏衿今天也不是無緣無故提起這話題的。自打上次她問了羅騫一個“妻子與母親同時掉到水裏,你先救哪個”同樣經典的問題後,就開始叫劉三幫她留意城東的房子。

其實她同意羅騫拿著夏祐寫的狀紙去省城,除了把朱家弄下台來,還打著一個主意,那就是:如果朱知府被調走,他家的房產肯定要賣掉。朱知府家的房產,那肯定都在好地段上啊。隻要他出售,她就有了機會不是?

隻是她沒料到朱知府大概是被上司喝斥得狠了,年都沒過就搬了家,房產卻是沒有及時處理。直到昨日,劉三才通過魯良傳了話來,說朱家的房子開始出售了。她今天一早去看了一處,又讓劉三收買了那幫著處理房產的朱家管事,基本上談妥了,回來正好看舒氏查帳,才有了上述這個問話。

“隔著前麵兩條街,臨著江,旁邊還有一棵大榕樹的地方,您知道麼?”她問舒氏。

舒氏想了一想,點點頭:“依稀有些印象。”

“那裏就有一處宅子要出售,麵積比咱們這處小些。難得的是,它門前也帶著這樣的門臉,麵積跟咱們這處差不多。連宅子帶門臉,要價一千二百兩銀子。”

舒氏先是一喜,繼而又猶豫:“這麼貴?”

夏衿聳聳肩:“沒辦法,城東的房子,有價無市。”

說完她又補充一句:“如果咱們想要的話,就得快些做決定。城南、城西的有錢人削著腦袋都想往城東鑽呢,再高的房價,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

在城東住了這麼久,舒氏也明白這個道理。不說別的,在這裏住著,左鄰右舍不是當官的就是書香門第。不光夏正謙、夏祁,便是她自己,穿著打扮、言行談吐,潛移默化下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更何況,結下一些人脈,辦什麼事都方便無比。

她轉頭對婆子道:“去醫館,叫老爺回來,說我有急事。”

待夏正謙匆匆從醫館趕回來,舒氏便將夏衿的話說了一遍,道:“我剛查了帳,咱們今年一年的結餘,正好是一千一百兩。你去講講價,沒準就能談下來。實在不行,拿我的首飾去當了,再去跟大哥借一些。不管怎麼說,還是買下房子才能住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