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琴聲,品著香茗,在歲月靜好中思念一個人。把記憶纏成思念,在香火鼎沸的寺院中,係上這一縷紅繩,雙手叩拜,祈禱絲線那一端的良人。

一幕幕的轉換,佛祖前的蒲團上有無數人在那裏虔誠祈禱,有多情才子,也有傷情才女。姻緣千裏一線牽,但願天上的月老為自己配得一位良人,女子願為他洗手做羹湯,男子想一世隻與她相守。

李商隱的一生雖然坎坷多舛,但是紅顏女子都對他一往情深,用手帕來表達愛慕之意,送詩歌傳達喜愛之情。然後在一次次地等待中蒼老了年華,在歲月的流轉中,沾染了寂寞。在不堪的記憶中,恍然明悟,這一生都是不能放手,要執著的。

錦瑟無端五十弦,那是承載著一種思念,傳說在很久以前,黃帝聽素女鼓瑟,很是悲傷,就把五十弦破開,一半留在天上,另一半留在凡間。

不能相遇,就不會悲傷。李商隱的一生就是在一次次相遇之後,上演一幕幕的別離,愛情如此,做官亦然。可是傷過之後,依然執著地拾起熱情,繼續向前走,走走停停,最後來到了人生的終點。不是每一個人生都能一帆風順,不是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準確無誤的,也不是每一次的堅持,最後都會得到好的成果。

李商隱一直在深秋裏掙紮,在落葉中苦澀,寒冷的冬天呼嘯不能言中的事實,一直盼望春暖花開,在繁花綻放的季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他的很多的詩詞都是以無題來命名的,無聲勝有聲,廣袤天地之後,那一方小小的角落,依然風景無數。“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在某個深夜,是否點燃一根蠟燭,在苦苦地等,明知道不會來的書信,遙遠的夠不到的思念。

在寂寞中苦等,在情愛中癡傻,在凡塵往事中,執著地為愛前行。那一位白衣少年,穿過命運的輪回,在時光的隧道中向世外觀望,那一雙哀傷的眼睛,永遠讓人感覺如此的淒涼。

時過境遷,在無數的秋風落葉之後,他在秋天中孤獨,在收獲中學會滿足。然而親近的人一個個離去,本就冰冷的心一次次雪上加霜,每一次都是痛不欲生,但是李商隱總是在最後收起悲傷,繼續前行。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自己,承載別人的期望,離去的人,活著的人,他們都在為他祈禱,一番良苦用心,李商隱相信自己總會苦盡甘來。

隻是淒涼的黑夜,他不想一個人在默默地舔舐傷口,太過傷情,太過孤單,難以自抑的淒涼,一遍遍腐蝕柔軟多情的內心。

那一位晚晴的女子,為他撫平皺起的眉頭,安撫受挫的心靈,溫暖被世俗冰凍的心。“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李商隱大晚晴幾歲,可是從來都是他像孩子一樣乞求溫暖,晚晴永遠那樣的包容他。以為這段愛會在百年之後,兩人手牽著手一起死去,隻是從來沒想到,先行離開的竟然是晚晴,穿著一身黃色衣衫,在琴聲中緩緩向他走來的人。愛不是生活的唯一,卻是生活的真諦。行走在愛的國度裏,享受真心的相守與問候。

在大唐的晚期,李商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的悲是一種美,他的喜是一種美,在這個無情的時代,他始終在全心全意。執著自己的夢,執著自己的情。

滄海桑田,他永遠是白衣少年,站在格格不入的人群中,展現他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