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人心之論(2 / 3)

肖雲峰呆坐在車廂上,想著陳摶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才是陳摶所需要的答案呢,他不知道武當山九室岩還有多遠,自己還有多長時間,現在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陳摶帶著肖雲峰並非是沿著山路或者其他隱蔽的道路行走,而是選擇了一條最為便捷的路,入城便停、遇店便歇,好像是出來遊玩一般,一點都不擔心李嗣源派人追殺。

走了兩日,兩人來到了隨州,隨州是後唐南部重要的州郡,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彙地帶,是南下北上的商旅必經之地,商貿之盛,不下於許州。

陳摶帶著肖雲峰進了隨州城,在進城的時候,肖雲峰並未在城門處看到朝廷對陳摶以及他的海捕文書和告示,不禁奇道:“登基大典上,鬧出了如此大的動靜,李嗣源怎麼不在各處張貼告示抓捕我們啊”?

“嗬嗬,怎麼,不好嗎,難道你還想讓李嗣源上趕著來抓你”,陳摶笑道。

“嗯,這到不是,隻不過覺得有些奇怪”,肖雲峰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說道。

“好,我來問問你,登基大典是什麼儀式”,陳摶有意引導肖雲峰,特意問道。

“皇上登基的儀式啊,用來向天下昭示李嗣源他的正統地位,若非如此,他也不會逼迫我父親傳國玉璽下落,我們家也不至於落至如此地步”,肖雲峰不假思索的答道。

“是了,向天下昭示他的正統地位,那天下包括什麼”?

“當然是天下萬民了,哦,對了,還有南方的那些國家,契丹、大長和等異族國家”。

“喲,知道的還不少,說的不錯,所以說登基大典是李嗣源在向天下諸國以及萬民的一種宣告,說的更直接一些,就是麵子,所以你覺得沒了麵子的李嗣源會大張旗鼓的到處張貼告示嗎”?

“哦,我明白了,如果李嗣源這麼做了,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這種有失他皇帝尊嚴的事情他肯定是不會做的”,肖雲峰立刻明白過來。

“這樣說來,我們現在應該是安全的了”,肖雲峰高興道。

“哪有這麼簡單,李嗣源不明著發告示,但是我敢肯定,此時咱們倆的畫像已經傳遍各地州郡了,現在的情況,隻會更危險,沒有安全可言,李嗣源若不把咱倆抓回去,豈能消掉他心中的憤恨和怒火,要知道,他本來就是起兵反叛奪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呐”。

“那,那我們現在怎麼辦”,本來還有些欣喜的肖雲峰,被陳摶這麼一說,又不知該怎麼辦好了。

“怎麼辦,當然是大搖大擺的進城了”,陳摶揉了揉肖雲峰的腦袋,笑道。

肖雲峰剛想說這種情況下,大搖大擺的進城不就是相當於送上門去了嗎,但是這話卻沒出口,隻是默默的看著陳摶,心裏的意思卻從眼睛裏一絲不差的透露出來。

“哦,覺得不妥”,陳摶看著肖雲峰的表情,有趣的問道。

看著陳摶有些戲謔的樣子,肖雲峰立時明白了,連李嗣源都不是陳摶的對手,這後唐又有誰能夠攔得住陳摶呢,就算調動軍隊進行圍剿,可陳摶和自己隻有兩個人,軍隊的目標太大,還未等到趕過來,隻怕自己和陳摶早就逃之夭夭了。

肖雲峰想著想著,突然笑了出來:“道長,你還真不像一個修道之人”。

陳摶故意把臉一擺:“我怎麼不像了”?

“道長,修道之人,身著羽衣,束道冠、持拂塵,清心寡欲,不問世事,所以往往自稱方外之人,《莊子》所說的,彼遊方之外者也,大致上就是這個意思。而道長您,除了身上的北鬥七星道袍,所說之話、所做之事比世俗之人更世俗,不對,這麼說不恰當……,我想到了,應該是比世俗之人更懂世俗人的人心,所以我覺得您不像道士”,肖雲峰壯著膽子說道。

“不錯,不錯,知道的還真不少,說的也有些道理,不過道士就不能懂人心、知人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