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妮兒,大哥大嫂他們回來了,快將小鶴軒的耳朵捂起來,我要點炮竹了。”眼見著馬車快到大門前了,一直在大門口等著的李大貴突然跑進院子,朝李春兒喊了一句,又匆匆的跑了出去。
聞言,何氏也起身出了大廳,朝大門口走去,李春兒則忙將小鶴軒的耳朵捂了起來,小鶴軒也不鬧,甚至覺得好玩,衝著李春兒直笑。
不一會兒,便傳來了炮竹的聲音,隨著炮竹聲消散在空氣中,率先滿臉驚喜走進來的是挺著肚子的孫氏和巧兒,還有家裏的幾個孩子,而其他的人則一邊與村民們寒暄著,一邊將馬車上的東西卸下來。
見到率先進來的孫氏和巧兒,李春兒抱著直樂嗬的小鶴軒跟兩人打招呼:“二嫂,堂嫂,歡迎回來,快進來暖和暖和。”
“春兒,你可不知道,這離過年越來越近,就越是想回村子裏來,如今回來了,這心也踏實了。”盡管在縣城住了一年,也習慣了縣城的生活,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孫氏總是覺得還是村子裏好。
“二嫂,新宅子建起來了,以後你也不用去縣城了,就在家住著,安安心心給二哥生一個大胖小子,看他不樂得找不朝北。”對家裏人來說,縣城始終隻是一個暫時的家,孫氏有這種心情,李春兒完全懂。
看著自己高聳的肚子,孫氏有些好意思的笑了。
見過她肚子的人,都說這一胎是個大胖小子,對於一心想要個兒子的她來說,無疑是讓她最高興的事情。
入住新宅,本來是要擺酒席,宴請一些熟識之人一起慶祝慶祝,可考慮到轉眼就是新年了,要準備過年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根本就忙活不過來。於是,李家全家人商量,決定不大辦,幾家人聚在一起吃頓便飯就成。
今年對於李家來說,可謂是個豐順年,更是一個喜慶年。
年前就已經說好了,今年這個年,幾家人一起在李大業家裏過。這幾家人,自然是李大福一家,李大貴一家,周家一家人,還有一直和李大業家住在一起教書先生沈誌學和沈大娘。
年三十這一天,幾家人就聚在了李大業家,就連何家倆老也從贍養堂裏接過來了。
第一次這麼多人聚在一起過年,這熱門可想而知,女人們聚在廚房裏忙活著團圓飯,男人們在大廳中喝茶聊天,而孩子們則是在院子裏玩著你追我趕的遊戲,好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就連小鶴軒也吵著鬧著要去院子裏麵玩。
要準備幾家人的飯菜,確實不容易,可對於在自家酒樓裏麵做過廚娘的林氏和劉氏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有兩人在,其他的人也就隻能打打下手。
不過,趙氏她們也樂得打下手,把準備團圓飯的重任完完全全的交給了林氏和劉氏。
隨著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出鍋,趙氏她們也不在廚房待了,一邊讓人去招呼大廳裏麵坐著聊天的大老爺們,以及還在院中玩鬧的孩子們洗手準備吃飯,一邊端了飯菜去飯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