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聽著這充滿激情的話語,爆發出激烈的掌聲。校長的話雖然短暫,可卻也意味深長。
芳錂介紹著嘉賓老師,這嘉賓老師激勵著這些即將畢業的同學們,今天你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們為榮。
在充滿畢業激情的氛圍中,頭發花白的副校長給了這會場結束的發言,不禁讓同學們淚流滿麵,那校長說著:“同學們,成功就在彼岸,你們大膽的起航吧!”
即將畢業的同學們淚流滿麵,高喊著:“母校,我愛你!”
芳錂繼續著那畢業典禮的儀式,祝賀這畢業的一千二百名同學。而校長也在為每個畢業的同學頒發著畢業狀,這獎狀般的畢業狀為學生們的大學生活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結束了這老套的畢業儀式,同學們衝出會場,在那綠油油的草地上,高高的將頭上的學士帽拋向了天空,這可以祈禱那未來的蒸蒸日上。
羅德旺經受著有生以來第一次這莫大的場麵,心中滿懷激情。不過,農村人的拘謹卻也並未讓這個土包子大學生表現的多麽的瘋狂。畢竟生活還要平淡的繼續,而並非因為因為有了這樣的禮儀,人們就會因此而變換成另外一個人。
畢業的同學三五成群的訴說著離別的話語。兩三好友在學校的空地上照著畢業留念的相片。畢竟從此以後,這些同學即將各奔東西,再想在這裏相聚是困難萬分的。
而羅德旺這幾年一直行走在這大學的邊緣,好友知己更是少得可憐。不過在這畢業之際,卻也留下了不少同學的祝福。
回到那住了四年的宿舍中,李曉明與江寧正在發著牢騷:“你說這現實也太騙人,我們這學經濟管理的,有誰去請我們去當經理啊!”
江寧似乎已是早已看透了這充滿形式教育的現實。嘴裏附和著:“說那麽多也沒有用,畢業典禮上說得好,我們畢竟還是要自己去麵對這現實的,以後都得靠自己了。離開大學也沒什麼,我知道你有些不願意離開這裏,不過,總要畢業的。”
正在這時,羅德旺走進宿舍,兩個人的談話深深的印刻在羅德旺的頭腦中。就是啊!這樣的社會或許根本就不缺像我們這樣的大學生,又有誰真的在乎你這大學的文憑呢。而隻有那金錢才是衡量人地位的根本。
可是,說那些又有什麼用處呢。自己的命運還要靠自己去改變的。有誰一出生就是腰纏萬貫呢,即使有,也少而又少。這亦是那普通的大學生所難以比擬的。
畢竟在這現實生活中,命運不會因為你是個大學生,就改變貧困的現實。雖說生命說起來是公平的,可命運總會給人帶來不公的現實。而那些靠知識改變命運的話題也隻有靠金錢說話了。
在這現實中,也隻有金錢才是衡量人本事的標準。即使在那科考的古代,又有哪個秀才不是中了狀元之後,而後才衣錦還鄉的呢。沒有錢財亦是難以衣錦還鄉的。
牢騷畢竟也隻是牢騷,沒有誰會因為發了幾句牢騷,就改變了那貧困的命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