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識的差距(1 / 2)

“時代不一樣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現在很多事情也不像您那時代非得受苦不行。現在很多工廠都是自動化了,人們也不像以前那樣勞累了。”羅德旺對老人說著。

“是不一樣了,不過那也得有艱苦樸素的精神,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忘本了。”老人歎著氣。

“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也不是操心就能有用的事,不同的時代養育不同的人。”羅德旺對老人說著,“這社會總得進步不是,那時候吃不上喝不上的,現在能夠改變了,這就是進步。”

老人看著麵前的羅德旺不禁肅然起敬,那驚異的目光,卻也並不多見。

“還是有文化的人,你來這短時間也沒有好好的與你聊聊。你這麼一說,我感覺到開闊了很多。”老人對羅德旺說著。不過在老人的心裏還是那文化越多越反動的混蛋邏輯在作怪,雖說這社會進步了不少,可不知道什麼東西依然束縛著這老人的思想,或許是經受的太多的苦難和政治風波,讓這老人也早已失去了開拓的真正動力。

“您這過年也沒休息啊。”羅德旺詢問著老大爺的情況。

“在這小鎮子,休息有啥用,還不如在這裏還能夠賺錢,你說是不,哪裏離得開錢呐,多賺點是一點,這也就行了,老人知足的說著。

在老人的話語中,羅德旺忽然感覺到那掙紮在貧困線一下,那平窮的壓力忽然見到了光亮,可是卻怎麼也逃脫不出那貧困的壓迫,或許早已適應了那壓迫的生活環境,忽然得到了自由,可是自己卻早已牢牢地紮根在了貧困的土壤之上,再也難以脫離開那貧瘠的土壤。

這樣的感覺讓羅德旺感受到了現實的壓力,也正是現實中很多人仍舊處在那早已紮了根的落後的套鬧之中,因此年輕人很難被這些人所承認,在那些自認為是社會根基和方向的把握者的老人眼中,所有的東西也都不能脫離開生活的經驗,可是這些老人過過幾天富裕的生活,又哪來的控製富裕生活的經驗呢。因此,也隻能像這老人這般,靠著自己的一點關係或長處,賺取著自己的價值。

“您說的也是,在家帶著誰還給錢啊,賺錢不容易。”羅德旺對老人說著,畢竟自己也是個年輕人,對於老人的想法在心中亦是有著無比的抵觸情緒,可是想要脫離開這樣的現實卻也並非可能,也隻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蜿蜒的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途徑。

不知不覺中天色亦是黃昏,羅德旺也早已渾身解除寒冷,。

“您還沒吃飯吧,”羅德旺說著,從行李裏拿出了一隻風幹的山雞,“您嚐嚐這是我們家鄉的特產,很難買到的。”說著把風幹雞放到了桌上。

“這我還真沒見過。”老人對羅德旺說著,畢竟這風幹雞亦是民族的特產,這個看起來黑不溜秋的東西,可是卻是存儲了幾年的好東西,市場上很難見到這綠色的食品,而且在地方的習俗中,這東西也是送給貴客的。隻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都早已成為了商品,也早已改變了原有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