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全民目擊(九)(1 / 2)

開始檢查屍體,江瞳和杜宇一起動手,拆開屍體解剖創口的縫合線。

“屍體屍斑淺淡,屬於大量出血死亡的征狀。”一邊拆線,杜宇一邊抖摟肚子裏的理論知識,“創口上銳下鈍,是單忍刺器形成的創傷特征,創口的長度兩厘米左右,所以凶器刃寬兩厘米。”

“我的杜大助理,能不能不要把屍檢報告上麵已知的信息全都背誦出來好不好。”單軼拿著照相機,在旁邊發出抗議,“說點幹的。”

“嘿!給你普及臨床學常識,你還挑肥揀瘦的。”杜宇埋怨,“別胡亂打擾我跟師父的檢驗思路。”

“欸,好嘞,是我心急了。您說,我閉嘴,不搭腔了。”單軼欠身認錯,賠笑道。

這時,江瞳扭臉瞄了一下站在外圍的單軼,手裏停頓了片刻,暗忖了一會,才又繼續打開了死者的胸腔。

胸腔被打開,紅白相間的肋骨和粉色的腹腔內髒展示出來,在第二根肋骨的下端出現了一個明顯被刀鋒削開的豁口,而且在豁口的尾部,還有幾條細微的骨裂。這時,杜宇又開始在旁邊發表感慨了,他說,“這把刀真夠快的,骨頭都給削開了,骨頭撕裂,是因為屍檢時候拔刀造成的嗎?”

江瞳沒有回應,安靜地繼續取下肋骨,直接將內髒裸露出來。江瞳取出了死者的心髒,觀察了一下,然後打開心包,說,“刀從斜上方刺入心包,切入了左肺動脈,切口寬……”

江瞳說到這兒,突然頓住,把旁邊的杜宇和單軼的注意力全部調到了她手裏的心髒上。

“怎麼了?”幾乎完全同步,杜、單兩人發問。

“主動脈壁上好像有二次穿刺的痕跡。”江瞳說完,立即將心髒拿到一邊切開,用專用的放大儀器去觀察左肺動脈壁上的刺痕。

當儀器的放大顯示屏上顯示出來,在主要的刺透痕跡之外,還有一個淺淺的,僅僅隻是刺開血管壁外膜,剛剛進入中膜的刀尖刺痕。

“這會是屍檢拔刀時候造成的麼?”杜宇又問。

“不太可能,屍檢前拔刀是有輔助工具的,而且為了保證屍檢結果的可靠性,所有動作造成的情況都會有嚴格筆錄,蔡老是老法醫,應該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江瞳說。

“筆錄上倒是確實沒有記錄說,拔刀造成了對屍體心髒的反複穿刺,但是蔡老對待這案件的態度……”杜宇作難。

“不論任何時候都不要隨意懷疑自己的戰友。”江瞳教訓,說完,又回到解剖台上去看死者身上取下來的肋骨,這一次,她取用了放大鏡做輔助觀察,發現在肋骨消痕外端,有一處不太明顯的缺口,這時候,江瞳開始陷入神思。

單軼看到江瞳突然之間看肋骨削痕看得出了神,覺得那肋骨絕對很有文章,於是舉起照相機,迅速將肋骨上的削痕拍了幾張細目照。

在單軼拍照的期間,江瞳放下肋骨,拿起一旁的屍檢報告,發現在其中並沒有心血取樣毒化檢驗的結果,於是說:“杜宇,取點心血,送去實驗室檢驗一下。”

“檢驗酒精含量嗎?屍體都已經這麼久了,而且又經過了解凍過程,就算有酒精殘餘,也早蒸發了。”杜宇說。

“不是讓你檢驗酒精含量。”江瞳解釋。

“哦,師父,您的意思是說,有人在給王守義喝的酒裏放東西?”杜宇頓悟,立即提取了死者心血,離開了解剖室。

單軼聽到這話以後,也似乎獲得了什麼靈感,放下攝像頭,拿起手機發了一條信息。

檢驗完畢,江瞳把死者所有器官骨骼歸位,重新縫合好屍體,對單軼說:“走,咱們去專案組。”

江瞳和單軼趕到市局的時候,為了不錯過案件偵破的每個細節,杜宇把心血送到了實驗室,同樣馬不停蹄地趕來跟他們會合。

專案會議開始。

又是一些熟悉的老麵孔,隻是這次專案會議的主持人不再是輝哥,而是由市局支隊長丁洋親自操刀。

“相信大家對金健健弑父案已經不陌生了。目前各界輿論對咱們的破案進度盯得很緊,上麵給的壓力也很大。同時作為‘清網行動’開始打響的第一炮,咱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打的響亮。”丁洋動員陳詞結束,換上江瞳介紹屍檢複核情況。

江瞳使用快速回顧的方式,先將案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簡述,最後著重講解了她在案發現場以及屍檢複核的幾處關鍵發現:“第一、王守義被刺倒地的時候,肯定是俯麵向下的姿勢,而這種姿勢,也正是最容易造成受害者來不及防禦突然襲擊的姿勢,順著這個思路推測,凶手應該在王守義正麵俯身將整個上胸部暴露出來時,使用彈簧刀,一擊刺入他的心窩。這種情況下,一方麵凶手的得手率很高,王守義就算及時發現凶手的意圖,也來不及防守,另一方麵凶器刺入的角度也可以與實際傷口呈現的角度相符,那麼,能夠具備以上條件的對象,隻能是一個,可以進入中心現場並且令王守義毫無防備的人,那麼這件案件的作案屬性,就可以確定為熟人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