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景誌權的故事(1 / 2)

老師走進了教室之後,師生互相問好,剛坐下來,還沒開始講課,寶兒就伏在課桌上奮筆疾書了。她在寫什麼呢?老師沒有講課本上的內容,黑板上更沒有板書,我探頭看過去,因為她的手臂擋住了我的視線,我什麼都看不見。大概過了二十分鍾,寶兒拿起了那張紙,遞給了我。我很意外地接了過來,看著紙張上的文字,漸漸意識到這是一篇故事,是講述一名小學生打籃球成長的故事。

他是一名男孩,他有一名曾經是籃球運動員的父親。他的父親並沒有指望他能子承父業,但也希望籃球能成為兒子的一技之長。於是從他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開始訓練他運球、傳球。但這畢竟是一座屬於足球的城市,他不理解為什麼身邊的小朋友都用腳踢球,而他卻隻能用手。一到足球比賽的時候,其他小朋友就讓他當守門員,他不想當守門員,他想踢前鋒,他想進球,想成為足球場上的英雄。慢慢地他開始有了逆反的心理,不願意再接受父親的訓練。

"籃球有什麼意思?用手玩球誰都會,一點難度都沒有,哪比足球有意思?大家夥一起踢多熱鬧,足球是最藝術的球類運動。"一年級的他終於爆發了。

"一點難度沒有?籃球就不是團體性運動嗎?告訴你,籃球打好了不但有藝術在裏麵,還有感情,有喜有悲,有苦有甜,從打籃球中感悟人生,可以讓你的人生更豐富多彩。"父親說。

"我一點不覺得,我還是覺得足球好。"小時候的他就很固執。

"那這樣,你既然這麼不喜歡籃球我也不強求你。但你說籃球容易、籃球簡單,那你敢不敢跟我打賭,如果你小學畢業前拿過一次校籃球比賽的冠軍的話,爸爸就送你到專業足球隊去參加正規的訓練。"父親做出了承諾。

"真的嗎?"他興奮地跳了起來。能夠進專業足球隊接受訓練,一直都是他夢寐以求的!"那一言為定!"小孩子就是這麼好騙。父親的意圖就是通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兒子愛上籃球,慢慢地接受籃球,從而實現他想讓兒子愛上籃球的夢想,況且校籃球冠軍不是那麼好拿的。

他第二天就開始練習籃球,希望自己早一天拿到比賽冠軍,那父親就可以早一天送他到足球學校去。看著兒子起早貪黑地刻苦地訓練,父親的心情反而矛盾起來。自己的兒子苦練籃球為的是想早點加入足球隊。"我錯了嗎?"看著全身被汗浸透的兒子,父親反思著自己,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算了,隨他吧,孩子就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應該自由選擇自己的愛好。青春隻有一回,當家長的不應該幹涉孩子的興趣愛好。想通了之後,父親起身坐車來到了體育用品商店,去給兒子選了一隻漂亮的足球,並打算告訴兒子自己尊重他的選擇,送他到足球學校,他再也不會強迫兒子練籃球了。但就在回來的路上,時間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刻,一輛汽車因為未按正常交規行駛,突然從胡同裏逆向飛馳過來,直接把父親撞飛了出去,父親當場死亡。那一年,他才上一年級下半學期。

出殯的那天,他站在父親的靈堂前,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聲,但臉上早就掛滿了淚水。母親默默地把父親最後給他買的足球遞到他的手上,讓他對父親能有個念想,睹物思人。他輕輕地推開了母親手中的足球,淡淡地說了一句"我要打籃球,我欠爸爸一個冠軍。"說完母子二人抱頭痛哭。

處理完父親的後事,他重新回到了校園中。每天除了堅持早中晚三練籃球之外,他還去圖書館查找與籃球訓練方式相關的書籍進行研究。畢竟那個年代與籃球相關的影音資料是少之又少,所以他隻能通過書中的文字去理解去想象,然後加以練習。因為他的"怪異"表現,引起班上不少同學的效仿。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都有不少同學願意來請教,他也會不厭其煩地教。邊教邊學,邊學邊教。漸漸地就形成了一支固定的籃球隊。以他為隊長,在他的帶領下堅持訓練,從最基本的開始,運球、傳球、步伐,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地成長了起來。後來這件事傳到了校長耳朵裏,校長聽後,被這些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堅持不懈而感動,決定在原有的校園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上,增添籃球這個項目,並且半個學期就舉辦一次各個年級之中的大賽,這也為早就想拿校籃球賽冠軍的他,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他要拿冠軍,他要為實現他對父親許下的承諾而拿一次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