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鐵匠(1 / 2)

船到了碼頭,大家陸續下船,大家步子很快,臉上都帶著笑容。一輛馬車早已停在碼頭上,幾個人跳上了車。鄭國忠向船上望了一下,見江小傑還在船上玩耍,他大聲道:“江小傑!江小傑……”

江小傑應聲跳下船,他今年隻有十三歲,他個子矮小,滿臉掛的是娃娃氣。江小傑跑到鄭國忠的身旁,問:“三少爺,有什麼事吩咐嗎?”

“上車,隨我一起進河口鎮!”

江小傑躍上馬車,一下沒坐穩重,胡成林拉了他一把。

這輛馬車,沒有車蓬,專為裝載貨物而置。馬車上坐著五六個人,顏如玉坐在其中。三匹馬拉著幾人奔馳向前。趕車是一個四十多的男子,他坐在前麵,一言不發,當然,我們都不知道他是個啞巴。啞巴把馬鞭往空中甩得呼呼生風。車上的人個個精神抖擻,鄭立民吹著口哨,韓小六唱著風情萬種的情歌。

隻二十多分鍾的時間,就踏進了風流鎮鎮門前的石拱橋上。石拱橋建立在一條小河的上麵,這條小河彎彎曲曲,繞著半個河口鎮,名叫金水河。金水河河麵不寬,水從遠處的青山流過來,河水清澈見底,帶著一股清氣。

石拱橋東邊有一棵大槐樹,槐樹腰圍八尺,枝葉茂盛,它守望著這古老的河口鎮已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可謂是一個踏實的仆人。走過石拱橋,就是一個小廣場,小廣場的作用無非是家畜的遊樂園,也可以說是小孩子們的樂園。一群雞在廣場邊扒食,十幾個小孩子正在追逐。穿過小廣場,越過河口鎮南門,進入了青石板鋪著的街道。馬車這才放慢了速度,緩步前行。

河口鎮非常熱鬧,不比曲原縣城遜色。街道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充滿了祥和歡樂的氣氛,各種叫賣聲充滿了整個街道。

“賣--膏藥喲--”

“豆腐,豆腐喲--”

“鮮魚,鮮魚,剛從豬婆湖裏捕回來的,便宜賣,便宜賣羅--”

……

前幾天受了土匪的驚嚇,今天坦然的做著自己的事情,昨晚想著失去兒子丈夫的痛苦,今天欣然扯開喉嚨招徠生意……河口鎮人都是這樣的活著。茶館裏坐滿了人,客棧裏坐滿了人,“春光樓”裏擠滿了人,耍猴戲的圍滿了人,一個賣藥的在地上擺著攤子,他的生意特別好,周圍圍著一圈子人,把街道堵塞了半邊。

啞巴不住的吆喝,而誰也聽不懂他的外國語言。啞巴沒辦法,隻得跳下馬,牽著頭馬步行。

前麵是一個鐵鋪,胡成林招呼也不打,他縱身跳下馬車,徑直往鐵鋪走去。

“老胡,你不是不想女人想瘋了,還沒到商鋪,你就開小差。”胡成林沒理韓小六,韓小六對鄭國忠說,“三少爺,我們走吧!”

“等一下。”鄭國忠說。

啞巴把馬車趕到街道一旁,等著胡成林。大家都知道,這鐵鋪是一個公媳店,鐵匠是一個婦人,名叫柳如衣,名號“打鐵柳”。

胡成林與柳如衣生活在一起是公開的秘密,他們一起已有兩年的時間了。鄭家這些長工,就有幾個如胡成林一樣,在河口鎮找到了歸宿,鄭立幫、韓小五、王國生……鄭立幫與風流鎮的丁一枝結了婚,並生了一子,兒子已經有了四歲,而韓小五沒鄭立幫的福氣,他與王雪梅睡在一起四年整了,而她那凹著的膽皮總是凸不起來。韓小五心裏不甘,他向鄭立幫請教過經驗,鄭立幫隻字不說。韓小五把一團氣嘔在心裏,這次來到風流鎮,他下定決心要王雪梅的肚子突起來不可。

胡成林走到鐵鋪,這是“洪家鐵鋪店”。店門旁掛著“洪家鐵鋪店”的一塊木招牌子,這塊木牌由於天長日久,“洪家鐵鋪店”五個字,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

洪家鐵鋪店可算風流鎮唯一的一個鐵鋪店,曾經也有幾個打鐵能手到風流鎮來,想與洪家一決雌雄,而他們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被洪家淘汰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