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玉琮(一)(1 / 2)

看了優盤中解密出來的那部分書稿,項莊才知道,自己在地攤上淘到的那件東西,學名叫玉琮。在網上百度後得知,這種戰國玉器真品價格很高,市場上除了古玉行內人士,一般是難以見得到真品!

為了搞清楚古玉琮的來曆,項莊決定星期六去一趟長壽路玉器街,專門去找忠叔聊聊天。

說來話長,2009年項莊他們單位從京城來了一位掛職鍛煉副司長,叫侯宏偉。

由於單身一人在廣州,工作之餘侯司長就覺得很無聊。侯宏偉年齡和項莊差不多,兩個人還算聊得來。因此,在工作之餘和不回北京的節假日裏,項莊沒有少陪他在廣州的大街小巷瞎逛。

其中,侯宏偉最喜歡逛的一個地方就是古玩一條街了。按侯宏偉的說法,就當逛北京的琉璃廠和秀水街啦!由於去的次數多了,他們就和一個叫阿忠的老板混熟了。阿忠是一個六十多歲的廣州土著,他的鋪麵在這條店鋪林立的古玩一條街上隻能算是中等,但阿忠所經營的古玩,卻不像別的店家,亂七八糟什麼都有。阿忠隻經營玉器。

剛開始去的幾次,阿忠對項莊和侯宏偉愛答不理。後來一來二去混熟了,又聽項莊說侯宏偉是來廣州掛職的京官,談吐又不凡,慢慢地就成為他們漫談古玩器的侃友。侯宏偉掛職期滿回京前,忠叔還戀戀不舍地在西關的畔溪酒家為他送行。

廣州長壽路玉器街已有400多年的曆史了,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大陸玉器交易的商業中心,應該說也是亞洲最大的玉器批發市場。

這條玉器街周邊聚集著1200多家玉器商店,店家們經營品種主要有玉器、水晶、珍珠、金飾、銀飾、寶石、古董,往來的客戶主要來自內地、香港、台灣以及南非、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有些貿易關係自明代起甚至更遠的時代延續至今,祖祖輩輩都在經營珠寶玉器生意。

你可別小看了廣州長壽路玉器街,據說它一年的交易量大概都有300多億元。玉器街的中心位置是在華林玉器廣場,整個廣場有20多萬平方米,鋪位600多個鋪位。

周末的古玩一條街上,人聲鼎沸、摩肩擦踵。

忠叔的鋪麵沒有在華林玉器廣場,相反位置還有點偏。但你可別小看了鈡叔這個不起眼的小小鋪頭。古玩街不是有句行話叫“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嗎!

聽忠叔說,幾年前他就在一個很偶然機會,收到一個流失在民間的皇家官造玉器。

拿東西來的人是一個粵東地區來的漁民,據這個漁民說東西是在南海撈魚時打上來的。憑著考古專業的老底子,忠叔一眼就看出,這件來自南海海底的東西不簡單,很有可能就是古時候下南洋的船隊沉船上的東西。

出於謹慎起見,鈡叔又打了個電話,請退休後又返聘在省博物院工作的師兄過來一起把把眼。

師兄拿著放大鏡看了差不多有一個鍾。兩人一對眼,忠叔立刻心領神會,二話不說拿出事先講好的價錢三萬元給那個漁民。這件從南海裏撈出來的明中期官窯瓷盤,為鈡叔掙了六七十萬。

當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就在去年夏天,他就中過十幾個湖南佬設計的一個連環騙局。

忠叔說現在回憶起來,都覺得又可怕又好笑。那夥人像演電影似的,台詞、角色、包括劇情,事先都演練好了。一環扣一環,絲絲緊扣,慢慢地把你裝進他們早就設計好了的圈套裏。

那個連環套騙走了忠叔大幾十萬。

忠叔的玉石古玩兒鋪頭本來就比較偏僻,再加上現在才是上午九點來鍾,門前、店裏顧客就顯得更加稀少。

項莊老遠就看到,忠叔一個人坐在古樹兜做成的茶幾前,悠閑地歎著功夫茶。

進到店裏,項莊從包裏拿出兩條香煙。“忠叔,前幾天我老婆去香港掃貨,從關閘那邊帶回來的,正宗英產三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