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典型的“技術宅”,他時常給人解釋說“自己雖然很宅,但不是美劇裏的那種宅”。
他的名片上,印著是“中山大學副教授”,雖然他幾乎從不給人發名片,或許是沒有什麼機會。
他的工作狀態,和自由職業者有點像,不必朝九晚五地坐班,教學之餘,常常半夜裏很有精神地工作。
秦風他們這群自稱是“非典型”黑客,但在普通人的眼中,他們已經“很典型”了。
最經典的故事,是這群瘋子般的黑客們,要是聚在一起,或在外吃飯什麼的,他們既不會高談闊論國事,更不會八卦娛聞,而是興高采烈地討論什麼“數學之美”。
世界上的大多數黑客都喜歡數學。
據說這是因為數學的規律和邏輯,和高級別的黑客攻擊在邏輯上是相通的。
據秦風回憶說,有一次他們這夥人聚會時高談闊論地是,關於“近世代數”。
大量專業術語不停地從這群年輕人口中蹦出來。
他們喝了不少酒,講話又很大聲。
既有爭辯,還有笑聲。
餐廳裏的那些服務員走過他們這桌都翻白眼,上完菜就趕緊躲得遠遠的——很明顯,這些服務員認為他們是“一群怪人”。
這群“怪人”厲害而低調。
這群“怪人”在一起已經有些年頭了。
他們中間兒,有人擅長攻擊,有人擅長補漏洞,有人擅長做信息安全產品。
他們之間,大多是師生,或是小夥伴關係,秦風算是他們其中的年長者之一。
他們不少人之前在微軟工作,所要負責的,是將中國微軟用戶反饋的係統漏洞和問題,翻譯成英語和技術語言,再反饋給美國總部。
那是一份有些機械性的工作,但秦風和他的黑客朋友們很感謝它。
因為那份工作,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大量實際應用中的真實漏洞和係統問題。
秦風之所以能成為一流的攻擊性黑客,很大程度得益於此。
這支團隊很穩定很團結,按照他們黑客圈的話來講就是,技術強的人,隻願意跟技術更強的人在一起。
過去5年內,秦風他們這支團隊的成員,還調查和處理過超過2000起國內外信息安全危機,比如某些國家的政府網站被黑,還有某世界五百強銀行的係統被惡意入侵。
越是厲害的,越是低調。
他們參與的都是最好的係統,和最高級別的黑客攻防戰。因為,一般的被他們視為“幼稚的小兒科”。
秦風他們這夥人,和那些盜取他人賬號密碼、騙取萬兒八千把塊錢的“小黑客”,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
這又是項莊歸納的話,秦風聽了,便說“也可以這麼說吧”。
“但是”,秦風說“但是”,他認為“小黑客”也有厲害之處,他們擅長“綜合應用”。
所謂“綜合應用”,說白了就是用抄來或是拿來的最簡單的攻擊技術,加上心理學和社交方法,騙取錢財。
而這類違法事件在現實世界裏很多,幾乎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黑客產業鏈”。
和這些“黑客產業鏈”相比,那些真正“走正道”的黑客們反而賺錢更不容易。
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遠點的都不說了,就是在10多年前,哪怕是微軟這樣的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公司,都不願意積極麵對係統漏洞。
每次遭遇黑客攻擊,微軟慣常的做法就是“道德譴責”。
這麼大牌的跨國公司,也是鐵公雞一毛不拔!
早些年,絕大多數的係統廠商和互聯網公司,似乎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東西有漏洞。
秦風還記得,有一年,他向IT界某大公司打電話,說了自己發現的漏洞和補救方法,對方連公開致謝都沒有,隻是私下發條短信,說了句“謝謝參與!”,就已經算是靠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