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真是有些神奇,世界上許多職業天才犯罪好像與生俱來就具備一種敏銳的嗅覺。冼挺就屬於這類犯罪天才。
起初冼挺參與“9.18特大文物盜竊案”的策劃時感覺整個盜竊方案縝密周全、萬無一失,他和劉農軍一樣是信心爆棚。但真正把那盜竊到手的17件珍貴文物擺放在冼挺麵前時,他就傻眼了,也開始猶豫了!這17件珍貴文物中,國家一級、二級文物12件。明代宣德年間青花纏枝蓮紋盤、明弘治年間黃釉瓷盤、明德化窯回紋三足爐、清雍正年間青花釉裏紅折枝果紋扁瓶等5件一級文物是我國窯燒青花瓷器中的極品。按當時市場估價,盜得珍品總價已經遠遠超過了1.5億元。麵對這麼一大堆價值連城的珍寶,冼挺和劉農軍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這時的劉農軍是完全沉浸在一片巨財終於到手的盲目樂觀之中,而冼挺嗅出的卻是逐漸臨近的危險!
這個職業犯罪天才知道,警方絕對不會讓這麼一批國寶級文物落入他們手中,肯定會窮追猛打,直至將他們全都捉拿歸案。於是,在巨額財寶的誘惑和自身安危之間,冼挺明智地選擇了馬上退出。而且,這一退就是九年啊!
這九年間,廣州黑社會江湖上再也覓不到冼挺的蹤影。冼挺何以一逃就是九年?有人說冼挺是“憑借複雜的社會關係和多年的反偵查經驗”。廣州黑道一位資深人士則透露,冼挺得以逍遙法外,是因為無論黑道、白道都敬重他是條血性漢子,很多人當他是朋友。他舉了一個例子。“獵德幫”雛形時的老大冼明,那年和另一夥兒黑社會爭拆遷工程--當時政府的動遷、規劃、基建等部門在城建中十分頭疼“釘子戶”,冼明瞅準了這個行當,網落了幾十個弟兄,專門“幫”政府拔“釘子戶”。那時冼挺還名不見經傳,他被派去擺平此事。黑幫間這種爭地盤、搶生意的事通常是以死傷多寡定勝負,結果冼挺和幾個弟兄安然回來了,拆遷工程也記在了冼明的名下。那夥兒黑社會還差人捎話來--這次出讓,是看在冼挺的麵子。
12年後的2013年歲末,已經快40歲的冼挺的名號再次出現在廣州的黑社會世界裏。冼挺的再次出山被冠以許多傳奇色彩。據說,自2006年以來,他控製著東莞厚街、姬堂等地歌廳、酒吧、洗浴城等娛樂消費場所,霸占著東莞、增城一帶的夜總會市場,收取保護費,持槍、持刀殺人……
冼挺自己從來都不開口說過去的事兒,因此也就更加神秘。但冼挺自己當然十分清楚他這次重出江湖的使命,他的指向非常明確——那就是魏國大梁古都城的地下寶藏。
開封!開封!又是那個纏繞了冼挺二十年夢魘的地方。這就是命啊!對於開封那個地方冼挺是有陰影的,那是個他既愛又恨的神奇之地。他愛那裏的寶藏,但他又恨那裏的寶藏使他白白失去了近二十年的美好人生。
要不是澳門黑社會組織“14K”的大佬霍淩風親自出麵遊說,他冼挺這輩子說什麼也不願再趟開封這道渾水的。
澳門黑社會組織“14K”於冼挺有恩,霍淩風又給冼挺畫了一副十分誘人的畫餅!
霍先生對冼挺說,他和“14k”關注開封大梁地下古都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從“9.18文物特大盜竊案”後,澳門“14k”的一眾大佬對大陸警方一直心存芥蒂,但又耿耿於懷。因此,一直是靜觀事態變化。鄧天翔教授安陽曹操墓的發掘,猶如醍醐灌頂般提點了他們。於是,澳門“14k”開始重點研究這個文物考古界的翹楚。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等到澳門“14k”的黨徒們深入了解鄧教授其人其事後,才發現此人乃大陸文物考古一寶庫也!特別是當他們得知鄧教授正在著手寫一部關於魏國古都城大梁下落的專著時,霍淩風興奮得簡直是有點癲狂了。開封,大梁古都城,這些字眼兒,多年來都夢牽魂繞般地交纏著霍淩風!
在澳門黑社會組織“14K”裏,有一個不公開的秘密,眾黨徒們都知道他們的大佬霍先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情有獨鍾,尤其是對青銅冶煉及製造工藝獨占鼇頭的魏國的青銅器,更是情有獨鍾。
冼挺還知道一個別人就連“14K”黨徒內部人士都不知道的秘密,霍先生癡迷於青銅器,是因為霍先生在孜孜以求其中一對雙孖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