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裏的一位靚女茶博士已經衝洗好一應茶具,恭候在茶室裏良久了,看到這兩位醉漢搖搖晃晃地進了茶室,就說來了聲:“兩位先生,晚上好!請問要用什麼茶?”恒遠的徐總還沒有醉到糊塗的程度,他對這個茶室裏的藏品並不陌生,張口就說:“把老板從福建拍賣會上拍回來的大紅袍拿出來招待這位貴客吧!他可是咱們老板今晚的貴賓啊!
那個靚女茶博士一開口介紹大紅袍,姬春就聽得出來這個靚女茶博士估計是那種有真材實料地茶博士,不是用來裝門麵麵的繡花枕頭,最少也是經過嚴格培訓過的。
靚女茶博士介紹說,大紅袍產於天心岩九龍窠的高岩峭壁之上。兩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長,氣溫變動不大,更妙的是,岩頂終年有細小甘泉由岩穀滴落,滋潤茶地,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關於“大紅袍”的由來,一是說早春茶芽萌發時,從遠處望去,整棵樹豔紅似火,仿佛披著紅色的袍子,故名“大紅袍”。另一說法極具傳奇色彩。相傳天心廟的和尚用神茶治好了一位上京趕考舉人的病,舉人考上狀元後,為感謝神茶的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脫下身上的紅袍披在神樹上,“大紅袍”由此而得名。近代,關於大紅袍的傳說也不少。尼克鬆訪華時,毛澤東贈他四兩大紅袍,暗地裏,尼克鬆責怪毛澤東小氣,周恩來知道後笑著對尼克鬆說:“主席已經將‘半壁江山’奉送了。”並曉之以典故,尼克鬆肅然起敬。大紅袍如此珍貴在於它的產量極少,曆代都是貢茶,至今沿襲著。現六棵茶樹,年產茶7、8兩,定額半斤送中央,餘下二、三兩交省上。一說專供用於人民大會堂福建廳,一說專供用於接待外國總統。製作大紅袍,從看護,到采茶、製茶、送茶,都有一套嚴格的責任機製和嚴密的工作流程、嚴謹的時間限製。武警要參與大紅袍采、製、送全過程的監督和警衛。大紅袍,有位監護人,終年看護,不離其左右,擔負守茶、祭茶、采茶職責。采茶,必須由省、市政府、茶研所、茶監護人等幾方責任人均在場,一番儀式,一番察看,一番簽字,才能采摘。屆時,武警守衛峽穀、置放雲梯;茶監護人,在武警的陪護、監督下,在省、市、茶研所幾方人公視下,登雲梯采茶,采畢,即交武警,空手下雲梯,雲梯即被武警收走。一幹人等,速離峽穀,趕到茶廠,茶研所人又在幾方監護下,炒茶製茶,茶成,當即給場省、市人,驗重分包;庚即,省上人又在武警的陪護下,登專機送往北京。2013年廣州茶博會上,福建武夷山市政府拍賣的20克“大紅袍”,被廣州一家著名企業以18萬元的價格買走。兩位先生,你們今天有幸品嚐到的就是那20克“大紅袍”中的一部分。
姬春也知道這“大紅袍”屬於武夷岩茶,這種茶室半發酵茶。從靚女茶博士倒出來的茶湯裏,姬春聞到有一股濃鬱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究。
姬春喝了幾盅極品“大紅袍”茶,方才感覺酒勁散下去了不少。靜下心來細看,這才觀察到,茶室三麵牆壁上都掛著畫。
許總看到姬春在欣賞牆上掛著的油畫。
就頗為自豪地說道:“姬主任,那幾幅畫可都是名家真跡。是去年我們老板在一個拍賣會上拍下來的,每幅畫要都價值不菲呢!”
“你看這幅關山月的《梅花》,據說價值三百多萬呢!”
姬春聽許總介紹說這區區一間茶室裏掛的一幅畫,就是關山月的名作,心中想到這個吳偉祥真是個暴發戶啊!
說到關山月,稍微懂點書畫皮毛的人都可能略知一二。
這個關山月可是當代著名的山水畫大師,嶺南畫派大師。他的山水畫在國內受到極高的讚譽。關山月與傅抱石合作為人民大會堂正廳創作大型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深受國際友人的稱讚和美術界的好評。1979年又為人民大會堂東廳創作大幅國畫《春到南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