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雜誌社成功主辦主辦泛珠三角區域協作年會分論壇之後,項莊一直說要和社裏等到兄弟們聚上一聚,但不是這事兒就是那事兒的給一直耽誤著。今天使周末,項莊估計晚上得閑,就叫姬春通知大家晚上社裏的同事們在一起吃餐飯,喝杯小酒聚一聚。
姬春把雜誌社晚上的聚會安排在了龍頭山莊。
這家以吃野味出名的山莊,位於黃埔區和廣州開發區交界處的龍頭山腳下。
開車出市區沿黃埔大道往東,大概要半個小時的樣子才能到山莊。
這個地方比較隱秘,如果你是第一次來,沒有人帶路的話,你根本就找不到這地兒。
姬春對這個山莊還是蠻熟悉的,以前在新快報時他沒少帶客戶來這裏胡吃海喝。下午三點多一點,項莊看也沒多少事兒幹,就通知大家可以提前一點時間下班。他告訴麵包車司機小張,可以先把車子開到龍頭山莊的大門口,願意爬山的可以登一下山莊背後的龍頭山,不願意爬山的也可以到提前訂好的房間裏打牌。大家聽到社長這樣的安排,各個歡呼雀躍。
項莊不太會打牌,所以就參加了爬山的隊伍。龍頭山不算高,大概也就是海拔五六百米的樣子。但半山腰卻有一個古跡,說是什麼楊六郎曾經在此安兵紮營過。來爬過龍頭山的人好像也對這個古跡不怎麼感興趣,倒是對龍頭山沿途的花果樹木更加感興趣一些。這裏的山上大多都栽種著荔枝、龍眼樹,春天的時候,漫山遍野的荔枝花和龍眼花。這些果樹的花開得不怎麼好看,都是些碎碎的薑黃白顏色的花,但聞起來卻有一種沁人心脾地香味。走在這鳥語花香的盤山小道上,既鍛煉身體又一路花香的,自然是令人心曠神怡。夏秋之交來登龍頭山的話更有一番情調。這時,漫山遍野的花兒已經變為滿樹累累果子。紅紅的、身上帶著毛刺的的荔枝果,黃黃的恰似小銅鈴的是龍眼果子。如果你實在是想嚐個鮮,那就從包裏摸出個十塊八塊地給果園的主人,就會讓你進入登山小徑旁的果林子裏,親自動手可以挑肥揀瘦地摘下你中意的果實吃個飽。要是你覺得真是好吃,你還可以再掏錢摘上它一袋兩袋,稱斤交錢帶回家。至於價格嗎?肯定是比你在菜市場裏、超市裏賣的要便宜許多,關鍵是它還新鮮啊!也就是有了這麼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龍頭山莊的生意就比別的幾家好了不少。項莊以前來這裏吃飯時就對回家過在這裏現摘的果子,拿回家後老婆餘雨甘和女兒蔓蔓都說挺好吃的。
就在大隊人馬爬山、打牌玩得開開心心的時候,姬春一個人就先去和山莊的點菜小妹們廝混去了。這個地方他以前來過不少次了,和這裏的服務員都混的很熟。他一邊和站在邊上的小妹兒開著玩兒笑,一邊就把晚餐的鍋中物點齊活兒了。
晚餐是打邊爐。打邊爐是廣州人的一種叫法,其實就是吃火鍋。
現在餐館裏打邊爐都很“現代化”,不像以往還要用炭火或者煤油灶。後廚事先把那鍋點好的東西在廚房裏用高壓鍋燜好,要吃的時候就把事先已經煮好的東西倒入氣爐子上架著的那隻大鍋裏就行了。
今晚要吃主要東西“龍虎鬥”已經提前在後廚燜好放入桌上的大鍋裏了。
鍋中咕嘟咕嘟地翻騰著兩種塊狀物。黑中泛青的是眼鏡王蛇肉,白裏裏透紅的是山貓肉,這就是廣東著名佳肴龍虎鬥了。這些東西都比較耐煮,搞得太晚了就不容易煮熟。因此,就要早早地把菜先點好。你隻要事先點好,後廚的大師傅就會把它們斬洗幹淨,然後提早下鍋燜著,等到了飯點兒火候也正好夠了,大家就會不耽誤時間,動筷端杯開吃。
為了證明山莊的野物都是貨真價實的東西。快開桌吃飯的時候,山莊的老板還專門跑過來他們這個大房間裏,扯著他那個大嗓門說:“各位領導,我給你們講啊,鍋裏的龍、虎這兩樣東西都是昨天才剛從廣西拉過來的,絕對是山裏的新鮮野物。絕對不是別的店裏那種人工飼養的家貨,偏偏說成是野生貨。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地吃吧。”說完這些,山莊的老板又主動地端起酒杯,禮貌性地敬了酒,說了句:“各位領導,請吃好喝好!”這才開門出去。
姬春給社裏的同事們介紹說,這兩個家夥還挺凶猛,他下午去後廚籠子裏挑選時差點被它們撲到。
龍虎鬥,加上山莊自己炮製的過山風蛇王酒,吃喝得滿桌人各個都是臉紅筋漲,直說:“項主任下次咱們聚餐還來這兒。”項莊也開玩笑地說:“好呀!隻要你們願意,以後咱們社裏聚餐都可以考慮來這個地方。但有一條,這‘龍虎鬥’可是滋陰壯陽佳肴啊!男同誌們要保證吃了後別給我到外麵惹麻煩,女士們要確保自己的老公身體健康啊!”聽到這裏,兩桌子的男男女女都哄笑起來,整個晚餐都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進行著,大家開懷暢飲、饕餮淡食,不亦樂乎。
回市區的路上,項莊給姬春說,等會兒咱們去品雲軒喝茶。姬春一聽表叔說要去品雲軒喝茶,就知道項莊又重要事情找他談。
這個品雲軒可不簡單,它位於白雲山之巔的一家豪華會所之內,聽說以前這個地方最旺的時候接待過眾多中外政要。現在風頭緊了,就少了許多土豪級的食客和官家茶客。消費標準也降下來不少,這樣一來,反而是增加了許多普通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