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專家鑒寶之一(1 / 2)

姬春前幾年在新快報報社的時候,經常和一些企業、公司的頭頭腦腦們打交道,對於這些企業、公司部門中層管理人員還是比較熟悉,長期和他們打交道中逐漸就掌握了這些人的一些工作特點和職業習慣。

這些人工作中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欺下瞞上的方式,隻要把單位裏大老板伺候好了,升職加薪這些好事那是分分鍾鍾都回來到的事兒。那些國際跨國公司在這方麵要好得多,還知道公司有方方麵麵的規章製度,在具體處理工作的過程中,哪怕是有巨大利益誘惑擺在那裏,也會忌憚三分的。但對於一些民營企業的中層來說,幾乎都是是公司的規章製度如廢紙,隻有大老板的號令指示才是終極要求。隻要能把大老板伺候好了,一切都不在話下。

姬春早就摸透了恒遠集團公司公關部徐總這種人的心理,作為一名非強力部門的頭頭,平時是沒有多大機會接觸大老板的,更別說為大佬辦點私事兒了。

比如就像上次,徐總一聽姬春說他認識的朋友手裏有一件青銅鼎時,他立馬就像餓貓嗅到了帶魚的腥味一樣,對姬春窮追不舍,恨不得馬上就拿到青銅鼎,立刻就給他的老板送過去。

徐總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如果能夠投老板所好,給大佬的博古架上增加一兩件兒他的心頭之愛,說不定大佬一高興,給他換一個收入待遇更好位置也是有可能的。

見到姬春後徐總頗有些失望,他以為姬春會帶著青銅器來和他見麵呢。

“你以為我傻呀徐總!那麼貴重的東西我能帶著他滿世界跑嗎?”姬春一邊說,一邊從包裏拿出一摞照片。

徐總略微有些尷尬地說道:“那是,那是。萬事兒小心為妙,小心駛得萬年船嗎!”

細細地一張一張地看完姬春帶來的那些照片,徐總開口說道:“姬主任,我們也是老朋友了。我相信你帶來的這些照片不會有假,這些照片我今天就送給我們老板看,一有消息我會馬上給你聯絡。但有一點兒,我還是要多囉嗦幾句,東西一定要確保是真家夥!隻要是真玩意兒,價格啊什麼的其他方麵都好說。”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前,古董商對清銅器的鑒別,主要還是靠著那些物理手段,比如所謂的“眼看、手摸、耳聞、鼻嗅、舌舔五味鑒定法”。鑒寶人僅靠這些物理手段,來加以推斷,辨別其年代與真偽,這幾乎全憑的是鑒寶人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

鑒寶行當在吸收現代科學技術方麵,也算是是走在最前麵的一個行當了。尤其是近些年,與以前僅靠“眼看、手摸、耳聞、鼻嗅、舌舔五味鑒定法”相比,又加入許多現代技術方麵的鑒定方法。

特別是對於青銅器的鑒定,與傳統方法相比其最為不同不同,除了“五味鑒定法”,一些大的藏家和機構,為了增加鑒定結果的可靠性,往往還會請專業人士,帶著先進的科學儀器,甚至可用激光測定。

星期一上午一大早,恒遠公司公關部徐總打電話告訴姬春,上午九點他和公司安保部門的人一起過來接他。並告訴姬春他自己不用開車,他們今天開的是大老板的軍牌車,姬春隻要帶著東西在單位大院門口等就行了。他說這樣做並不是對他不放心,而是要確保他手中那件兒東西的安全。

姬春心想:“看來,恒遠公司的大老板也是個大行家。這種高價值文物的交易,最令人不放心的就是交易的安全性。”原先姬春在和表叔商量今天上午的交易時,就曾經考慮過這樁買賣的安全性問題。他們原先還打算兩個人一起,先在市裏兜幾個圈子,觀察觀察,在確定沒有人跟蹤後再去恒遠公司老板家裏。這樣做並不是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卻也是有的放矢地防著冼挺“獵德幫”那夥人趁機搶貨。因為,直到昨天晚上,冼挺還在通過孫燕傳話給項莊、姬春,他說:“我給澳門的霍先生專門接洽過了,如果你們肯把手中的青銅鼎真品交出來,霍先生願意在出價五百萬的基礎上,再加一百萬。”

姬春這次也學乖了,他根據項莊教給他的那套說法——一口咬定,他們手中根本就沒有什麼青銅鼎,也從來都不知道什麼青銅鼎、白銅鼎這些事兒。孫燕把姬春的話想鸚鵡學舌般的又對冼挺學說了一遍:項莊、姬春他們手中根本就沒有什麼青銅鼎,好像他們也不知道這件事兒!據孫燕回來對姬春說,冼挺聽了這話之後好像也沒什麼反應,不知道她是真信還是假信,態度就一個,那就是黑著個臉,一言不發。但不管怎麼樣,冼挺和他的“獵德幫”那邊暫時沒有什麼過激反應。隻要把今天上午的交易順順利利地進行了,下一步即使冼挺知道了內情也已經晚了。他要想繼續追那支青銅鼎,那就讓他去找恒遠公司的大老板去,就看他有沒有膽量繼續追蹤下去,敢不敢去招惹那個吳大老板啦!

由於由恒遠公司派來的安保人員保駕護航,又是一台軍牌專車載運,姬春帶著那支千辛萬苦得來的青銅鼎終於安全順利的抵達了恒遠公司老板吳偉祥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