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你所想象不到的演唱會之二(一)(1 / 2)

其實維也納金色大廳也並沒你想象中高端。金色大廳真的牛嗎?交3萬歐誰想上台唱都行。1987年,央視第一次轉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金碧輝煌的大廳加上“高大上”的交響樂團演奏,讓當時還沒怎麼見過世麵的國人瞬間記住了“金色大廳”這個名字。潛移默化中,這個大廳就成了音樂聖殿的代名詞。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金色大廳是國人熟悉的茜茜公主的老公、奧地利皇帝約瑟夫?弗蘭茨一世於1863年特意劃地所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曆史。但在古建築成群結隊的維也納,它其實並不起眼,也並不是國人意想中的一個獨立的建築,而隻是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裏眾多音樂廳中的一個。

1987年,央視讓國人第一次認識了金色大廳。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一共有6個音樂廳,分別是勃拉姆斯廳、木廳、玻璃廳、金屬廳、石廳以及金色大廳。在該協會工作人員的眼中,這6個廳其實並沒區別。不過,從1960年代起,隨著電視台的介入,金色大廳每年邀請維也納愛樂樂團在這裏舉辦的新年音樂會,開始向全世界播出。於是,這裏也慢慢有了名氣。到了1987年,央視第一次轉播“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金色大廳也瞬間在中國大陸地區家喻戶曉,甚至成為不少業內人士心中的音樂聖殿。

但是在維也納當地人心中,金色大廳真的隻是這個城市裏眾多可以欣賞音樂的演出場所之一,就好像北京的中山音樂堂,除了座位多少和地點的不同,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在維也納眾多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群中,如果沒有人指引,還很難找到這裏。據當地華人介紹,“金色大廳藏在一條小街裏麵,從外麵看,根本看不出裏麵還有個劇院,而且在奧地利,很少看到拿金色大廳作為宣傳標誌的廣告牌。”

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官方網頁,可以瀏覽到由這個協會管轄的音樂廳舉辦的各種演出信息,還可以直接購票。但是你檢索後會發現,這些演出信息中基本沒有來自中國的演出者或演出團體。一年有100多場中國團體的演出,為什麼在官網上完全檢索不到呢?

據了解,金色大廳的經營方式大致分三種:第一種是被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邀請在金色大廳演出的團體,劇院方會支付演出費,這代表著對演出團體水準的肯定,每年的新年音樂會就屬於這種方式;第二種是根據合同進行駐院演出的團體,雙方共同經營,按照協議分配收入;第三種是在前二者沒有演出安排的期間,自費租用音樂廳進行自娛自樂式演出的團體。據了解,至2013年底,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並沒有邀請過任何一個中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到金色大廳演出。也就是說,中國團體在金色大廳的演出,基本都是自付場租。更直白地說,隻要你付得起場租,“唱響金色大廳”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那麼,“唱響”一次金色大廳,需要多少錢呢?一次3萬歐,想怎麼唱就怎麼唱。演出季,知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是這的常客。

據一位曾經在金色大廳工作過的華人介紹,每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6月是演出季。在這期間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會出麵邀請很多有水準的團體在金色大廳或者其他音樂廳演出,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德雷斯頓國立交響樂團等世界頂級樂團經常會收到邀請。在演出季期間,入駐金色大廳手續很繁瑣,不僅需要邀請函,有時演出場次火爆,還需要提前3年進行排檔。當然,在演出季的一些空閑檔期,金色大廳也會對外出租。

但是,到了這段時間之外的非演出季,金色大廳就變成了一個最普通的、可隨意租賃的演出場地,“租賃費用在3萬歐(約25萬人民幣)左右,以前是奧地利先令,更便宜。付了場租,隻要你不把樓拆了,在裏麵幹啥都行。有時候,甚至還有舞龍舞獅隊來這表演。”

據統計,金色大廳每年可以承接800多場演出,但是這個數字並不能代表金色大廳的地位,隻能說明租到它並不困難。一次3萬歐的費用,在富裕起來的中國人看來,也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天文數字。而專門的演出中介公司,還想出了租一次10個團輪流進場、大家都可以“唱響”金色大廳的手段。